对芝加哥学派的认识与解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芝加哥学派的认识与解读 131002120 王钰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学派。作为社会学进人美国本土后出现的第一个流派 , 芝加哥学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统治美国社会学界长达30年之久; 而对城市社会学来说, 芝加哥学派更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 , 并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移民的聚集,在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出现了纽约、芝加哥和费城等一系列大城市。在这其中,芝加哥的发展尤为突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芝加哥人口十分混杂,1900年时,其人口的一半以上是由外国移民构成的,这赋予芝加哥以鲜明的文化多样性。城市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高犯罪率、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芝加哥学派正是为了探索这样的问题。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 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学的着眼点首先是城市结构。 它关心的是土地利用模式和人口与机构在城市社区里的分布状况。如城市化、郊区化的原因和后果;不同人群住在城市的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些群体处于居住隔离状态;社区是如何移民、增长和衰落的。城市结构看起来杂乱无章,而在芝加哥学派那里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帕克教授认为人类生态学是考察城市结构最合适的角度。帕克也深受影响。他认为生态学规则十分契合城市结构发展、城市空间分布的规律 , 于是第一个将人类生态学引人城市社会研究。 帕克指出 ,城市人口和机构的地域分布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激烈竞争和适当选择的结果。共生和竞争决定了城市结构的基本框架。通过对芝加哥城的分析,伯吉斯认为,城市结构如树的年轮一样 , 由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组成。第一环(即最里面的圈内)叫中心商业区 ,第二环叫过渡区,这里聚集黑人、移民、流浪汉和其他下层居民, 还有工厂和仓库。第三环是工人住宅区,这里环境比第二环要好,但住房也相当简陋,居民主要是蓝领工人。第四环是中 产阶级住区。第五环叫通勤区,这是城市最外围的一环。上层和中上层社会的豪华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 对于芝加哥学派中提出的城市结构在当今中国的很多大城市都是符合的。比如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表现尤为鲜明。其城市中心区的地价自然是最高昂的,是大量的金融机构、奢饰品牌、大型综合商场聚集地。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使得上海的人口构成也日益复杂,也因此会出现城中村或城市中心低端居住区,如南京路两端周边会有年代久远的老式小区。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以及私家车的普及,中高收入人群一般居住在外围,城市外围相对居住环境好,通勤也不会不方便。 城市生活方式是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的第二个重点。 一 、 城市人口多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1)人口多必然带来复杂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城市人口众多,社会结构复杂,因此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变得多层次化。 (2)城市人口多彻底改变了人际关系 , 人际接触由首属关系变成了次属关系。 (3)城市人口众多导致社会制度的正式化和标准化。 (4)城市人口众多是导致政治上选举制和代议制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人口密度高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1)人口密度高的体现是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沃思认为 , 空间距离缩小后 ,人们的心理距离、 关系距离也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社会距离并不会跟着缩小。恰恰相反,社会距离很可能会随着空间距离的缩小而扩大。 (2)高人口密度会给社会秩序带来不利后果。 三、人口异质性大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 (1)城市人口成份比农村复杂得多。 (2)长期生活在异质性巨大的城市里,人们逐渐习惯了这种纷乱杂色的环境,于是 , 在城市人的生活态度里 , 对差异的容忍度已显著提高。这种差异容忍度加上前述的人际关系的反情感性,又共同成为城市理性主义兴盛的重要前提。 (3)人口异质性大带来高度的社会流动性。 沃思根据城市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大这三个人口特征推演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与农村相比, 沃思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亲密程度降低、交往的非人本性和目的取向。 从前人们说,有情饮水饱,然而现如今,人们却总吐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比起农村的鸡犬之声相闻,二三十层的楼房里居住着上百上千人,你我相邻而居,带来的是各扫门前雪的冷漠,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地铁里,公车上,你我彼此摩肩接踵,却最终行色匆匆。“北漂”“蚁族”“蜗居”多少人带着憧憬而来,抱着失望而归。也许是经历太多,教训太过沉重,人们变得理性,可是情感少了,人还叫人,城还是城吗? 诗人说,他只是希望,有一个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的门口,然而即便在诗里,我们依然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想,土地之所以可以永不毁灭,无论土地之上如何变迁,土地之下必定是有亘古而难以磨灭的支柱的。城市在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可是我们要做好舍与得的权衡。生态要平衡才能良性循环,城市生态亦然。 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芝加哥学派大力提倡实地调查研究,使社会学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以芝加哥这个沸腾的城市为实验场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最终来修正并完善各种社会学理论前提。当然 , 在芝加哥学派之前也有少数人对城市社会的某些方面进行过调查,但把实地调查提高到与社会学理论阐释相并列地位的 , 却是自芝加哥学派始。 其次,芝加哥学派引人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为城市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角度。而且芝加哥学派的实地调查是对以前的调查手段进行彻底改造后而出现的一种崭新方法:旧式调查随意掺入调查者的主观意向, 芝加哥学派则竭力实行“价值无涉”,要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现实,只有这样,研究的科学性才可得到保证。 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的第三个理论贡献是沃思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沃思意识到城乡生活方式的异同, 并正确地指出了城市生活的某些特征 , 如职业专门化、社会控制正式化和理性主义上升等。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我们是要有职业的使命感的,因为我们笔下的每一条河,每一道路,都是民生。如今的中国城市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我们必须在充分调研之后才能得出结论,重视过程规划,而不是盲目的追求扩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954ef4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