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史发展观的不同认识 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古典文学大河之流,历元明清三代汹涌而来。在诗文创作.上,虽然总体而言三代已不复有盛唐那种博大宏深的气象,与宋代相比也有所不及。但从内容到样式涌现出全新的色彩变化,这就是以反映平民生活.为主的元杂剧和明清小说,文学创作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语言形式上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其丰富优秀的通俗文学及文言作品,或如信笔点染的写意画,或如精雕细琢的工笔画,作家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种种的物态人情、湖光山色或都市风光,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元明清三代人间画卷。浏览品读这幅画卷,在思想认识、审美欣赏、文化素养上,都将使我们受益良多。口一、新风劲吹:奇花绽放的元代文学口元代,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力量和文学自身发展内在动力的综合推动下,一个新的文学样式一一元曲诞生 了。她虽然对旧有的诗文领域耘获甚少,但丰富多彩而又风姿.特立的文学之花一-元曲却独领风骚,与唐诗、宋词并驱,作为中华文化的三朵奇葩而秀于世界文学艺术之林。口(一)诗词衰落,佳作寥寥。口几位难得的诗人留下了不俗之作,给一个时代的诗坛闪现了一抹亮色,其代表人物是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和元末诸暨人王冕。 口1、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的诗苍凉沉郁、悲壮雄健,多感伤时事之作,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与人民苦难。他的一首《摸鱼儿》词,借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千古传诵。口2、元末诗人王冕则以他画家独具的艺术眼光来审视自然万物,以物抒怀,吟唱出品格高雅,不追世俗的题画诗作,为元代诗坛涂上了一抹难得的光与色。一首题墨梅的短唱可为代表:“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口(二)千秋元曲,雅俗共赏。口她以诗词的美感元素,配之以音乐旋律,又实之以故事叙述,使传统文学走出“贵族”气十足的殿堂而转向平民,步入更广泛的社会。口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指元代的戏剧,元散曲是一种长短句歌词,比词更为自由活泼,更富于口语化。元杂剧和散曲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元世祖忽必烈 统一中国后,传统汉族大受歧视,大量儒生一时间沉沦在社会最底层,文化人需要抒发感情、寄寓理想志趣,这就为元曲这种通俗文学样式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元曲的产生不仅使元代通俗文学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而且对明清白话小说的产生,对文学艺术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对语言表达由文言向白话过渡及白话文地位的确定,都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c4c677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