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时间:2022-04-02 14: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文化:“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层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要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3.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4.文化的四层结构:(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5.宗法制: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明确亲疏、尊卑的一种等级制度。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6.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广义的“长子”是指排行最长的子女,换言之长女也可能包括在内,狭义的则只包括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一些母系社会中则是由长女拥有优先继承权。

7.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8.宗庙祭祀制度:宗庙是帝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祭祀祖宗的处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的统治秩序。

9.家天下:由夏朝的禹首创,在禹之前都是实行禅让制。而在禹之后,禹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于是便有了家天下的说法,是世袭制的开始。“家天下”就是采取“世袭制”的社会制度,具体就是父传嫡长子。

10.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11.儒法合流:儒家法律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倍受专制统治者的青睐。然而,在先秦时期儒家法律思想倍受冷落而法家思想大行其道,直到秦二世而亡,警醒统治者,重新起用儒术。经过这一历史周折,统治者认清了儒学优势与弊端,同时取法家所长补儒家所短,儒法结合,最终形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12.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最早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第三十三》,后被儒家所继承,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

13.图腾:图腾是美洲印第安人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由于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是主


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图腾”

14.神本文化:商民脱离原始社会不久,在以神秘性和龙通行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尊神重巫,体现出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15.今文经:所谓“今文经”即朝廷为了便于经学流播,下令收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定文本,作为传述的依据。由于这些经书系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遂有“今文经”之称。

16.古文经:所谓“古文经”即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系用古籀文写成,故称“古文经” 17.玄学: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出来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18.唐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19.宋型文化: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20.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是我们前述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21.重政轻技:重政轻技即重行政轻技术,在国家全部事物中,政治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巩固,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推崇政治,鄙薄技艺,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很多重要的科学著作往往无人问津,以至绝版。

22.重道轻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又有重道轻器的传统。就整个理论学术而言,重视人文科学轻视自然科学;就自然科学而言,重视宏观规律的探求,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

23.散点透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

24.遗貌取神:绘画艺术中有“遗貌取神”的技法,一般是指描绘客体物象时,遗取形貌而取其神韵。 25.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 26.诚信知报:“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信”“诚”是相通的品德。“信”之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信”可以训练人诚实的品质,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报”即知恩思报。汇报既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原理和机制。

26.修己慎独:中国古代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儒家把修己、养身看做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慎独就是修养方法中的一种,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7.见利思义: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般地反对


“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28.心斋:庄子的主张之一,“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 29.坐忘:“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

30.智性文化:正西方文化通常被称作智性文化,它是以知识为根本,以理性为工具,以个人为本位,以追求自我,超越非我、实现超我为宗旨,从和谐中追求不和谐.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特性的竞进型文化。 31.德性文化:中国文化通常被称作德性文化,它是以道德为根本,以中庸之道为精义,以社会整体为本位,以能文能武、亦诗亦画、多才多艺为能事,从不和谐中追求和谐,以调适自然,顺应大道为根本物性的调适型文化。

32.中国文化的同化力: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

33.中国文化的融合力: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未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34.民本主义:中国自先秦即已产生的“民本主义”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概念。民本主义植根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它是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的。

35.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考察,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天人协调的意思,即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36.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往往是和“尙中”之义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认为,要实现“和”的理想,根本的途径,在与保持“中”道。“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要不及。“中”也指对待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 37.刚健有为: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孔子已经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刚健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孔子认为,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cccb5e50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