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家族里的祖先崇拜

时间:2022-04-02 14:12: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也谈孔姓祖先崇拜

孔宇

谈起自己的家族,夸张点说是四海皆知,委婉一点来说也是偶有所闻。那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为什么能被那么多人所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在时下偶像崇拜、明星崇拜泛滥的年代里,作为孔子的后裔家里悬挂其肖像,是否也该成为崇拜呢?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还是宗教社会学里的一种祖先崇拜。

身为先圣的第79代后裔,我深感荣幸。因此,对这个家族的祖先崇拜也就有了一些了解。当然,这里所说的了解,并不是一直贯穿于这个家族的发展史,而是在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一部分而已。

听父辈们说,我们原来一直定居在山东,但因战乱,于清末搬迁到了贵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渐而安定了下来。所以,我说知道的那些宗教事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这个家族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东西是与宗教挂钩的,看看今天的“三孔”即今曲阜之孔庙、孔府、孔林。孔府的主要职掌就是祭孔; 孔庙、孔林是孔氏家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曲阜孔庙是孔氏大宗的祖庙,也是各地孔氏族人的远祖庙,是孔裔向心力的源地。孔姓族人即使流寓外地,也要定期回曲阜拜谒祖庙。这也是确定真孔身分的重要形式。孔府有一整套祭孔组织,由司乐厅专管。祭孔官员分献、监祭、典仪等100多人,鸣赞、相礼等80人,乐舞生120180人,每年的祭孔活动五十余次,而“祭祖”,引申到宗教社会学上,就是所谓的“祖先崇拜”,这个意义是非同小可的,因为祖先崇拜后被儒家学者发扬光大,上升为主流的文化形态,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然而,因孔姓一族的后裔相继分居四海,受环境、经济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祖先崇拜有又了新的发展。以我所处的那个地方的家族为例,来说说这一点。

因为路途遥远,祭祀祖先回到曲阜就不太现实(就连每一次的修谱都是派代表过去),在这种情况下,祭祀那些第一批搬迁到这个地方的族人就成了首要选择,而时间都是在清明节那一天。一般来说,在清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每个地区的族长就要在一起商量这件事,并开始着手准备。当清明节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方圆百里的孔姓人家都会至少有一个人来参加,所以,那阵势,可谓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在这个祭祀活动中,都会出现一般祭祀活动的情形。如杀猪宰羊,设案几,排贡品,点烛上香,敬酒,鸣炮,有时还会放烟花。在祭祀的开始,还会有代表发言,说一些忆苦思甜,叫后人好好做人,不辱先圣名声之类的话。在整过活动中,有时还会有倡议,一般就是倡议大家对那些家庭有困难(其是在“入学中举”)的人户伸出援助之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不只是祭祖的那么简单了,同时也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传输着一种理念。

在上面提到了“入学中举”,那么接下来就来谈一谈它与宗教相关的一些方面。首先,得阐释这个名词,它并不是像古代说的那样考试中了举人,在今天,它的理解是指那些考上一本学校的人,不过随着一些世俗观念的渗透,它也开始包括了二本学校乃至专科学校。

其次,既然“入学中举”了,就要请亲朋好友来贺喜,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吃状元酒”。在这种事里,周围孔姓的人一般都要提前一天来到,远的地方派代表来,在第二天早上,活动才算正式开始。一大早,人们起来后,就要先在堂


屋里设上案几,置上贡品,香、酒、纸、鞭炮等,然后由本地区的族长来主持此次活动。活动流程的第一项是先祭祀菩萨,然后在说一些与先圣有关的话(其实质还是‘祭孔’,并劝勉其他的那些孩子用功念书,像先圣学习,最后鸣炮,大家相互敬酒,开宴。有一点应该说的是,像在曲阜那边,如有考试高中的,还会骑着高头大马,穿上长衫,带着状元帽,去游街,然后去孔庙祭祀孔子。

最后,来说一下“丧事”。这时的祭祖,又会有了一个范围上的变化。一般而言,只要是族里面有人去死了,都会有族人来参与哀悼。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在做道场所设置的祭祖灵位中,一般就是与此去世人血缘关系比较近的那些已逝之人,在称呼主要表现为父母,爷爷奶奶,曾祖父、曾祖母等,基本上不超过3代人,在范围上就不在像是清明时祭祖那样溯源了,或许只有在封包烧纸时才会把这种范围给拓展一下。

当然,在做道场时,在跪祭和披麻戴孝这一环节里,也会体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如跪在蒲团最前面的是与去世人最亲近的,往后依次类推,戴孝也是按孝布的长短来论亲疏关系。

总的来说,这里所说的内容只是宗教里祖先崇拜里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去理解,并把这些宗教的里的积极一面运用到现实生活里,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6d19dcd15abe23482f4d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