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猿声》教案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语言。 3、把我本文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领会作者着力探究和思索的内涵。 【教学方法】: 自读,师结合诗文适当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29)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回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逐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画出与标题有关的语句。 2、分组讨论练习一,请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3、精读课文,揣摩语言。 (1)这雨,是我前日从三峡带回来的。至今不断。现在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旅途归来可以带土产、带纪念品,难道还能带回雨吗?雨水“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是什么意思?) 明确:第1问与下文“至今不断”呼应,指几天来雨一直下个不停,这样写,委婉、抒情,别具韵味。第2问:“湿了我的心”与下文“闷及无聊”呼应,指引起“我”翻阅有关三峡的诗书的念头,以至使“我”愁消闷解,享受无穷。 (2)譬如,我发现写“猿声”的诗可真多。而且这些猿声,竟千古不衰地表达了三峡中诗人们的旅怀。(句中加点的两个“猿声”寒意是否相同?) 明确:不相同,前者指猿的叫声,后者指猿声的诗句。) (3)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是不是病句,为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明确:不是病句,而是继承了古汉语活用词语的传统,意思是使旅人在心头感到悲哀。 4.自由发言,指出你认为值得揣摩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三、小结 本文由于也回忆三峡之游、重温古人诗章起笔,写到有关三峡猿声的诗歌及其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悲秋之美的缘由,并对人类因大贪婪导致猿声绝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四、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1.从引述古诗、史料和传说中提炼、归纳出许多判断。 2.引用描写三峡猿声的诗句,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议论,使本文具有了融抒情、鉴赏、叙事、考据于一体的特点。 3.语言或直白、或含蓄,或典雅,或质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1bb4e719e8b8f67c1cb9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