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时间:2022-05-26 09:01: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众所周知,《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括历代帝王的十二本纪,诸侯兴亡的三十世家,重要人物的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历来被国人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多篇经典选段入选中学古文课本,王立群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上对《史记》作了系列解读,深受欢迎。



我也曾胸怀一个史学梦,翻开了珍藏在书架上的《史记》,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读到经典精彩之处,往往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读五帝本纪,了解了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渊源;读秦始皇本纪,感知到四海一统,始皇帝的郡县霸业;读高祖本纪,刘邦的驭人之术,鸿门宴上的惊险,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项羽本纪,四面楚歌的困境,乌江自刎的悲壮,亦为项羽的英雄末路而叹惜。

慢慢地发现《史记》这是一部容易让人读进去的“散文故事书”。读史的同时,你分明是在品味文学大餐的味道,自然会感觉比较合“胃口”

史记是司马迁终其一生所写下的一部旷世名作,他忍受着巨大的屈辱就是为了要完成这本书。当然这本书也没有让他失望,两千多年来人们都在读它,并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觉得每一位喜欢读书的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史记。就算不能通读全书,少将里面的精彩章节熟悉一遍也是好的。当今市面流传着很多史记版本,最好不读白话史记,因为翻译的主观色彩过于浓郁,难免会因译者个人理解或好恶,损失掉原本中最精彩的表达亦或语气,那将是很得不偿失的。

我们普通人读史记,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就可以,有繁体和简体两种。简体里面有今人的注释,繁体里面有三家注释,家里私藏或阅读也算足够了(当然还有更好的版本本人没人涉猎)


史记中最让我百读不厌的,是“纪”“传”部分。那些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庶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所涉人物四千多个。在司马迁多维透视的笔法之下,详略有秩、轻重有分,形象各具姿态,个性独具鲜明,无不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要说司马迁这人真的是好厉害!就因为为败将李陵打抱不平儿(本篇不想论及辩护本身之对错),惹恼了汉武帝,于是获罪被捕并被判了宫刑。

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莫大的侮辱刑,竟然没有令司马迁“抑郁”乃至“自杀”,却反而激励他继承父业完成了著名的《史记》,洋洋洒洒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

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真可谓奇人也!

已经算不上男人的男人司马迁,成就了许多男人都难以成就的名作《史记》这算不算是一种文字上的阳刚之举?这部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之作,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它甚至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应该说如此评价真的是一点都不显过分。

所谓“史家之绝唱”,是说此作之历史学成就。




纵横捭阖、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新体例,这正是我们作为后来的读者最应该感激他的。

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外延之范围;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

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也大都导源于此。

《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

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这种“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之所以说“绝后”,是因为以后大凡正史,主旨都无不倾向于为当代统治者歌功颂德,夸大其词、主观评价者昌行得宠,而客观真实反映历史,有时甚至成了官史之大忌。或许就是这个缘故,我家女儿在读正史的时候,总是喜欢顺手翻看那些戏写野史的小说戏文神马滴,我反而觉得不是没有道理,貌似“戏说”并不完全等同于虚拟,有些史实如不“戏”说,或许就难以成“史”乃至留给我们现在的后人们“奇文共享”

所谓“无韵之《离骚》”是说此作之文学成就

透过《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正相反,他恰恰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和赏鉴,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的情感在上面。尤其对布衣闾巷之人、岩穴幽隐之士和才高被抑、无可申诉者,更是写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

司马迁在叙事中敢写事实,以致于“显暴君过”,这本来已经与屈原相似;其“肆于心而为文”,也和《离骚》貌似一致。所不同者,《离骚》是直抒胸臆,《史记》则寄于笔下的人物。《史记》近于《离骚》的那种悲愤,不一定是得之于学,恐怕主要是因为司马迁的感愤同屈原接近一致,甚至可以说,因为司马迁生于汉季,比屈原看到了人世间更多的不公不平,所感愤者比屈原还要深广。

“绝唱”即:自古以来流芳百世的最好的作品,已无人再能超越;

“无韵”即:离骚是有韵可以唱的,史记则无韵不能唱,可尽管如此,作为传记文学名著的《史记》,它仍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仍勘比有韵的离骚。

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史诗般的《史记》使人畅游历史长河,体味中华文明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4dbdd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