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袁世凯性格特征简析 作者:付文茂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1期 摘 要:袁世凯是民国时期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他的性格变化无常,难以捉摸,文章根据袁世凯的生活经历,政治和军事生涯对其性格进行简要分析,以便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了解他的所作所为,更好地了解近代相关重大事件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袁世凯;性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64-01 一、袁世凯性格形成的时代条件 袁世凯所处的时代是个哀世加乱世,不但有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还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甚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外列强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等,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这种时代条件对袁世凯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袁世凯性格特征 (一)接受约束,不断进取 袁世凯小时候是个纨绔子弟。后来,他感觉到只有科举考试能够使他出人头地,因此读书非常用功刻苦,但两次科举考试的失败沉重地打击了他的仕途之梦,并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一怒之下,袁世凯把他几年的诗文和复习资料等统统烧掉。1874年,袁世凯被叔父袁保恒带到北京,袁保恒对于袁世凯的读书很重视,经常严格监督袁世凯读书,这段时间他正正经经地读了四年书,每晚他只睡五六个小时,还利用休课的夜间读了许多老师不让读的兵书。二年间,袁世凯把四书五经已背得滚瓜烂熟,试贴、做诗也很有长进。袁世凯于1881年10月前往山东登州投奔驻防当地的吴长庆。吴长庆幕府中囊括了张謇、周家禄等名士,袁世凯在他们的指导下砥砺磨炼,纨绔之气逐渐消失,“谦抑自下,颇知向学”。 (二)敢作敢为,精明强干 袁世凯在他人生的转折的关键时刻,总会表现出不凡的机敏和勇气。当他科举考试失败后就去投奔继父的好友——“庆军”将领吴长庆,在吴长庆的举荐下,袁世凯率部前往朝鲜驻扎。当时朝鲜政局动荡,内部分成“亲清派”与“亲日派”。“亲日派”想借朝鲜邮电总局落成的机会,邀请袁世凯等将领参加落成典礼,袁世凯经调查知道是一场鸿门宴,去肯定凶多吉少,不去则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失宗主国之身份。其他二位清军将领胆怯不敢去,袁世凯却并不害怕,带着手枪提前一个小时突然出现于宴席,令对方措手不及。筵席开始未多久,袁世凯又突然起身辞退,并且手牵着企图发动政变的头目一路说笑走出大门,使得阴谋者的计划被打乱。 (三)左右逢源,投其所好 袁世凯从朝鲜回国后,千方百计巴结李莲英,不断地在李莲英身上花大钱,就李莲英母亲死之时,袁世凯就送了40万两银子,戊戌变法失败后,袁世凯一直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从未失宠,都和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面前讲他的好话有关。袁世凯觐见慈禧太后时,都要先找李莲英摸底,李莲英告诉袁世凯说话要察言观色,她喜欢听的就多说,不喜欢听的就别说,但是袁世凯又不能看慈溪太后的脸回答,因此示意袁世凯以他的双脚并拢和分开为参考,两脚并拢表示太后面呈不快,两脚分开暗示太后心情不错可大胆地说。袁世凯宦海浮沉,对不同的人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对待自己的部属,他会恩威并重,善于笼络人心,让你感到他可亲可敬,从而全心全意地为他效命。 (四)沉稳老练,待机而动 “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摄政王载沣深信是袁世凯告密所致,想杀袁世凯报仇。但奕劻、张之洞等人极力反对杀袁世凯,认为袁世凯手握重兵,杀他将激起兵变。载沣以袁世凯现患足疾为由,责令其“回籍养疴”。于是袁世凯携家眷回到彰德府,开始了他长达3年的隐居生活。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0月14日,清廷就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要他率北洋军去镇压革命。但袁世凯借口“足疾未愈”,故意拖延。后来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使清廷慌了手脚,遂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及长江水师。这时袁世凯的“足疾”全好了,30日赴湖北誓师。 (五)心狠手辣,出尔反尔 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就在这桩大血案很快水落石出后,为了证明自己与宋案毫无瓜葛,指使人杀死凶手武士英不算,还暗害指使武士英杀人的帮匪头目应桂馨。当时任国务总理的赵秉钧深感袁世凯卸磨杀驴的手法太毒辣,对袁世凯打电话时嘀咕说:“如此,以后谁肯为总统做事!”在应桂馨死后1个月整,赵秉钧也突然在天津七窍流血,中毒暴毙。 1915年12月参政院通过推戴书,拥护君主制,袁世凯在接到推戴书时假意推却说:“民国初建,本大总统曾向参政院宣誓,愿竭力为发扬共和,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义无可自解者也”[1]。袁世凯的两面性性格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0f316a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