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前少女

时间:2022-09-17 02:09: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镜前少女》赏析

初识毕加索是在小学课本上一组牛的插图,先是一头写真的牛,很结实很真实,后来线条减少了,画面逐渐简化了,最后牛的形象只剩下几条轮廓线。那时后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画家要把原来那么好看的画改成几条粗线?后来看了关于毕加索的纪录片,被他的大胆、创新与激情感染了,毕加索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将一生都献给了艺术,满怀着一腔热忱,那旺盛的精力与创造力让旁人也精神抖擞。

毕加索的创作时期常被分为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分析性与综合性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变形主义时期和变体临摹、陶艺、版画时期。毕加索这位多情的画家每个创作时期都对应着至少一位女性。《镜前少女》绘于1932年,是毕加索变形主义时期的作品,那时画家与他的情妇玛丽·泰莱斯·瓦尔特在一起,而《镜中少女》画的正是玛丽。

画面中是一位少女在照镜子,画作也被现实与镜像分成了两块。网格与圆点组成的伊斯兰图案特色的背景红黄绿黑交替出现。照镜子的少女以玛丽为原型,毕加索将少女的侧脸与正脸结合在一起,中间用粉紫色的线条隔开,肉色的左脸与黄色的右脸,细长的眼睛深情地凝望右方,柔顺的金发散在两肩,伸开变形的双手扶着镜子。画家在这个时期作品的特点是物体变形很厉害,毕加索描绘的人体,五官常常次序是乱的,眼睛可以画在额头上,嘴巴可以画在脸颊上。人的身体仿佛是可以扭曲的积木,他将人的侧面正面以及内部的身体构造都画在同一幅画上,形成了这样变形的人体世界。画面中,少女的各个部位被简单化、几何化:圆形的脸、关节、乳房、臀部,三角形的肩部,菱形的网格背景,各种优美的弧线。粗细相间的黑色曲线组合成少女的形体,使作品充满着一种诗一般的幻想与抒情成分。

毕加索在色彩的应用甚是高明,左上角的背景采用红绿撞色,红色凸现出来,与镜中少女臀部左边的大片红色块形成呼应,如果你遮住左上角会觉得画面色彩显然不对称。由此向右,绿色网格蔓延出来,填充色变为黄色,偏冷的绿色在偏暖色的黄色上投下了黑色的阴影,迫使色彩处于同一平面,背景的左边则是红色作为网格蔓延出来,黄色作为填充色,突显的红色格子与右边的镜框形成了呼应,这种色彩的呼应在画中出现了很多,不一一列举。画面现实中的少女的色彩偏明亮,有许多白色块,镜中色彩偏暗,而且用了很多红色、紫色绿色及粉红色的组合,为镜子中的世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现


实中少女头部后面的白色块和绿色块出现的很合时宜,隔开少女头部与较暗的红绿背景以及较亮的黄绿背景,与镜子的圆框相照应又突显出了少女的形象,画家真正做到了脱离追求合理与逻辑,只专注于作品的美感。整幅画形成了一种色彩斑斓的图案装饰,画面整体构造清晰,颜色又明快亮丽,以至于很多幼儿画册中都收录了这幅《镜前少女》,让小孩子模仿这幅名作并不是说毕加索画的不好,他的线条流畅优美,色彩搭配巧妙,没有足够的功底是模仿不出来的。我觉得天才在很多方面与儿童有着相似处,小孩子模仿这幅名画,大概不知道其中的深层含义但他们喜欢这些粗线条喜欢这些大色块,这些抽象的人形,毕加索创作这幅画时也将自己还原为一个孩子,以孩子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有些笔触甚至可以用可爱来形容。

这幅画的超现实主义元素很浓,变形的人物形象,圆形的脸,如同草叶的手,镜中少女瘦的离奇的腰部与脱离躯干的乳房,那些不真实的色彩与衣着……看到镜外的少女的脸时,我首先想到了阴阳脸太阳,这个阴阳脸更像月亮,此时女孩头部后面的白色块便是月亮的清辉。我不清楚其中的含义,画家可能是想表现女性如同月亮一般圣洁温柔,也可能只是为了分割侧脸与正脸,起到装饰作用。少女的两条胳膊很古怪,一条太短一条太长,而且仿佛共用一个关节,以至于让人分不清到底哪是左手哪是右手。那条长手在关节后面那段几乎与背景融合在一起,手上那块红黑条纹的布在最右边是跟着手一起出了镜子的,但向左看,它被镜框隔在了镜子里!画面中那两条白色夹绿的线条也在连接着镜中与现实的世界,是大胆的想象,镜中与镜外是联通的!那镜中的少女与玛丽是同一个人吗?这也是画面中最神秘的地方。现实与镜中少女的形象不一样!现实中的少女还比较写实,深情款款的凝视右方,眼神中是无尽的温柔。毕加索喜欢临摹模特画画,玛丽双手扶镜,侧望前方,她在为毕加索摆造型,心中充满喜悦,尽管并看不到她心爱的画家,但想着画家正认真的看着自己照着自己画画,不自觉中便露出了温柔幸福的表情,那么认真、专注。也许玛丽也在思考这些年与毕加索在一起的生活,他们的初遇,他们的温馨的家,他们的孩子,幸福的日子。。。那眼神里有一种高贵圣洁之感,充满了女性的温柔母性。根据光的反射原理,镜中的少女应该是一个侧脸看向左侧的形象,然而画面中的镜像竟是个半侧面、看着观众的形象!镜中少女的身体变形的厉害,身体结构支离破碎。少女形象的颜色都加深了,本该金色的头发成了绿色,本应肉色的皮肤成了粉红色,她的左侧面被涂上了深棕色的阴影,脸上有一大块红色,微张的


嘴巴,黑色的眼白红色的瞳孔,这正是恶魔的特征,是邪恶与没有灵魂的化身!然而这位魔女眼神里充满了哀伤,还流下了血色的泪水,似乎想向观众传达着什么。真是诡异的造型,现实中的少女宛若天使,而镜像竟是个魔女,可这魔女面部非常优美,流着哀伤的泪水凝望观众。这些互相矛盾的组合让人费解,画家到底想通过这幅画传达什么?我想镜外镜内都是少女真实形象的反映,玛丽在常人眼中是个美丽温柔的女性,如同天使一般,她魔女的一面几乎不会在常人面前发作,只有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她的任性、嫉妒、刁蛮、放荡才会表现出来,这是画家不得不忍受的少女魔性的一面。关于魔女的泪水,可能是对现实的无奈,自己的青春缓缓逝去,容颜渐渐憔悴,毕加索的用情不专一,自己渐渐失宠,她预感到自己可能会被抛弃,然而无能为力。她也为自己曾经的任性野蛮而后悔,她怕让画家知道了自己这么多的缺陷会让画家忍受不了而离开她,如果她能更聪明更独立,成为一朵始终不会凋谢的宝石花,让画家难以离开她,那该多好。泪水中也有画家对那个动荡社会的感伤,也许画家受到了这个时期时局与欧洲战后萧条的氛围的影响,把人与妖魔之间画上了等号。人们应该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然而人们却挑起战争自相残杀,人究竟是团结善良的万物灵长,还是制造罪恶与死亡的魔鬼撒旦?此时他心中的人已非人类,他将人物扭曲变形,表达自己的压抑与对人类命运的疑惑,人亦是魔,这是他的结论。那眼泪是魔鬼认识到自己荒诞残忍的行为而流下的后悔的泪水,那份悲伤是人类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的痛苦与思考。

大概每个人看到这幅画都会有不同的见解,艺术的高贵之处正是它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以及共鸣。毕加索,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将艺术奉为至上的伴侣,饱含激情的为艺术奉献了一生。也许真的,只有天真与执念才能造就这样的画家。

(非常感谢老师,打开了我的眼界。我很喜欢画画,但父母觉得画画不是正经事,我始终埋在数理的题库里。我很敬佩马蒂斯、康定斯基他们能为艺术放弃现有的一切,以及罗斯柯,对待艺术那种严肃的态度。我不会放弃对画画的喜爱,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53e696a26925c52dc5bf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