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明月赋诗章 漫谈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中“月亮”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中城中学陶文兵 摘要:作为天才诗人-----李白“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李白的月亮世界,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李白的“月”成了诗人理想的化身。 关键词:李白 月亮 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作为天才诗人-----李白“完成了月亮由人格意志的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李白的月亮世界,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李白的“月”成了诗人理想的化身。 在这里,我就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中“月亮”的意象作简单的梳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选了8首李白的诗,其中写到月亮的就有5首) 一、天上的月亮是李白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杯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天》);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首推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邀明月,对影成三个”!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的诗行。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时的李白,已经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只见他亦歌亦舞,憨态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象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起舞,他醉眼向下看来,地上身影更是随着他的手舞足蹈而摇曳不定。这一切似乎都显出一种莫名的凄凉与寂寞,而他觉得能够有它们来陪伴已属不易了, “交欢”一词,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的确,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在这种无人相伴的“交欢”中,诗人终于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后时刻,李白还意识到,只要他一醉倒,什么月亮,什么身影也都将回复到它们原先的形态,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临时组合将不复存在了。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丧气,因为他与月亮和身影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李白第一次的月下独酌,更不会最后一次,因为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因此他要说“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这篇歌行是十分有名的,其中的诗句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十分精彩,令人过目不忘。此诗主要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但在消极出世思想的背后,我们仍可以看到雄心壮志,满怀豪情的诗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二、天上的月亮是李白精神诗意的栖居地 李白的《静夜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它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它创造了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新“月象”-----思乡的明月。所以一说到思乡,马上就会联想到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实在这之前,李白就在他的诗中塑造了-----思乡明月的雏形。那首诗就是《峨眉山月歌》。 公元725年,时年廿五的李白辞亲远游,初离蜀地,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峨眉月” 峨眉是蜀中名山,而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他出蜀前的大部分时光就在四川隐居或漫游。可见在借峨眉月抒写离愁时,不自觉地融进了丝丝乡情。正可谓“峨眉山月”在“离愁”中掺入了“乡愁”的因素,这就是“思乡的明月”的雏形。初孕思乡之情的“峨眉月”,注定要为李白在《静夜思》的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中提供“妙缘”,为“思乡的明月”意象的形成做足准备。 李白在他的《渡荆门送别》中也隐约流露出游子思乡之情。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时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诗题为《渡荆门送别》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近代诗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到,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计境浅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dc80d450e2524de5187e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