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幸福人生感悟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和《细讲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座,越读越听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说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以为赚大钱给父母并能照顾好兄弟姐妹就是孝,以为会赚钱就是有能力,就可以居高临下说教任何人。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不仅是赚钱给父母,必须从细小入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身有伤,贻亲忧,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是切身处地站在父母亲的角度体察到老人家的需要,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安心,放心。养父母之身、心、志、慧。前两年看过弟-子规的解说还以为什么事情都顺着老人就是孝顺,看了蔡礼旭解说弟-子规让我明白了“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无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达无怨”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愚孝孝“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小时候妈妈经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更明白了“感恩”:感恩天地给予阳光空气和水,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亲友领导同事批评指正,感恩工人农民辛勤劳动,感谢大众信任支持,将他人的爱永记于心,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完善自己,正己化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是“不学文,任己见,未理真”,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是心灵一次大洗礼。 教育是播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十岁之前比事业,三十岁之后比孩子,活了五十多年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才知道不听老人言不听老人言(古圣贤先),任己见,学习了自己喜欢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舍本求未,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才补上人生的第一课《弟-子规》。我们的老师说得好“现代缺的不是心理学家,缺的是孟母和孔母”。缺的是有道德有爱心的人。我们家乡有一句古话说“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做女人的最重要的是教育好下一代,培养好一个女人造福三代,一个国家的强盛女人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任何成功都不能弘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人生的价值不仅仅是创造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因为“留钱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未必会读,不如行善积德影响下代”,人生三大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导师,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更改变不了任何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也是为了自己,只有从我做起,从弟-子规做起,以身作则,修正自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听美乐(爱和感恩);读古圣先贤书,使用赏识和倒过来思维,学会爱的能力,看《天下父母》栏目,上《大方广文化公益〉、《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德行天下,中华德育故事,少年动画系列下载》三大网站。播下好的思想种子,便收获好的行为,播下好行为种子,便收获好的习惯 播下好习惯的种子,便收获好的性格; 播下好性格的种子,便收获好的命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26952b87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