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当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时间:2022-04-11 16:20:4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辩内涵、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 、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乃至世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是集精华与糟粕,科学合理的东西与非科学合理的东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进步内容与落后的思想等于一体的,如果我们经过科学得到分析、阐释和改造,其积极的现代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在理论、现实、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与现代的对接性。所以,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

理论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性;

探讨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同相异、相通相融关系,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也是使道家哲学思想文化获得提升、发展和发扬光大的需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有赖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同时吸收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有益养分,从而充实和丰富自身;另一方面,道家思想要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也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加以改造,使其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在,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得到愈来愈多人们的认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或融合,正是使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获得充分体现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契合融通的根据,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又在于道家思想中具有当代社会价值的合理因素。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丰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则是当前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实践的渗透亲和性

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家思想还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影响。道家思想与现实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不是现代人有意识地要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实践生活的自作多情,以古恋今,而是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渗透亲和性。具体实例不胜枚举。例如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与现代管理、有生于无与开拓创新、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与竞争意识等,为我们机关文化建设和行政管理提供精神营养。又如道家思想中关于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常曰明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意识,知和曰常的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崇尚和谐思想,以及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的适度观念等,深刻地启发着我们当今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由此可看出,发掘道家哲学思想文化渗透于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积极的社会价值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精神层面上对人们心理的抚慰调适性

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社会危机、伦理危机、精神危机等,道家思想中的积极精神对治这些危机,以精神文化的历史惯性作用在当今充分表现出来。譬如,在现代人的生活旋律中,时常受竞争、压力、困难、逆境的困扰,道家文


化中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智慧,总能对此给人以心理的抚慰和调适。例如,道家思想中的不争观念对调节人们的心理具有平衡、调适抚慰和缓解等作用。又如弱胜强柔胜刚人不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观念,能够起到抚慰调适人们心灵的作用;对人们欲壑难平的执着欲望产生降压、缓解之功。还如,道家提出的重于物少私寡欲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我们树立身外之物观念和淡化做官心理,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和权力之争而激化了的人际关系,调解人的生活节奏,可以起到一种解酒剂、清醒剂的作用,而且也为淡泊名利的人生取向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人生历程中,人既需要不知足不敢后人,也需要知足不争吾不敢为天下先不争知足不知足不敢后人不敢为天下先是相辅相成的。奋发进取的不知足,善于开拓、敢于拼搏的不敢后人思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但是有时人也需要清净无为的知足,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不敢为天下先才能不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身心放松,养精蓄锐,以利再战。这种知足不争之德不敢为天下先,也是道家为人类提供的一种高超的生活艺术道家主张的上德若谷以德报怨宠辱若惊功成而不居人贵自知之明等思想,以及它的无名无功无己的人生理想境界说,虽有某些消极因素,但它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现代高尚人格和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则是一剂针砭社会疾病和人的心理障碍的良药,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力,闪烁着人艺术的智慧之光。

当然,另一方面,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也存在消极方面的影响,结合现代实际,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老子认为:,非恒道。”(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 ).大概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后人分析他所说的"",是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或规律.它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它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然而它又超越于时间空间以外.所以,不能靠去认识,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这样,他的观点就可以让象我这样的人找到了信仰上帝的根据.他的""正是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是一回事.<<圣经.>> 120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这对于当代中国所提昌的,,等等来说,肯定具有消极影响.

二、庄子说的" 不如相忘以江湖 ".原句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意思是,:"泉水乾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 我理:“相濡以沫,可能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淡的生活。忘记应该的,放弃能够的,就是一种幸福.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与当代提昌的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发愤图强等等的念肯定与格格不入.有点自私自利 ,背信弃义的嫌疑.

三、庄子的"坐忘"境界.庄子曾说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直译的意思: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的境界,这叫做坐忘.我理解这句话是要沉入于忘的境界.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合为一的得道境界.这与当代所提昌的"知识就是力量"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也具有


消极的影响.简言之,道家的无为思想对应现在的物质社会不是格格不入。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既有其积极地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参考,也有其消极的影响,我们应引以为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6d7ad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