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 孩子有时也需要“仪式感” ——读《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有感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总是一个最痛苦的主题,不管是此前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还是之后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的每一幕,每一刻。似乎都是一把钝刀,绞割着人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离别的诗句总是让人黯然神伤。”这是出自夏昆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的一段话。 在夏昆的这本书处处都是这样的段落,语言优美,很有底蕴,很有语文味儿。在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里精心设计的优美的语言打动了,读到它我感觉如获至宝,一直在不停的感慨这些内容都太适合介绍给孩子了,我要把他摘抄下来分享给孩子。怀着这样的喜悦和激动我读完了这本书。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我刚刚看完的六神磊磊的《六神磊磊读唐诗》,这两本书在风格上真的差异很大,六神磊磊的这本书很有趣,很浅显,通俗易懂是他最大的特色,特别适合作为唐诗的入门书籍。而夏昆的这本《在唐诗里孤独漫步》则显得不尽相同,这本书语言优美,感觉特别的有底蕴,很文艺。前两天我就在班里给孩子们读了这本书的一段话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都比较单纯,都觉得很有文采,很适合用在作文里,很适合写在自己积累本上。这些回答都很实在,但不可否认就是这些话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这本书的亮点。 “老师,这特别像你讲公开课的时候用的导入,感觉是精心设计的。” “我平常上课也设计了呀?” “但是,老师你平常上课和有老师来听课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平常您的语言没有这么的‘文绉绉’。每次您文绉绉的我们都会特别认真的听,感觉有点想笑,但很用心。” 和孩子的这一段对话就发生在我给孩子们朗读那段话之后,学生的话让我觉得很有感触,说实在的,我在平时教学的时候并不能做到每节课都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精心打磨我的语言,教学设计也不能做到每一节课都精彩无比。孩子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最直接的,我们的孩子看起来很小,但他们已经在逐渐的成熟了,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有时候迫切的需要仪式感,需要用相对优美的语言来与他们交流。但并不是说每天,每节课都需要这样的仪式感,平常我们可以很亲民,很平和,但不能全是亲民,全是接地气,我们也需要高大上,也需要文绉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a4b3a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