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人坚信这个观点,也有人认为,近墨者,赤未必黑。 反对者觉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键是取自一个人的心。不管处在什么环境中,或优或劣,都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似乎也只是人们的一个借口。我想,变赤变黑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是人心历路程的转折,但核心的腐烂保留不住外表的鲜华,结果只能是人生堡垒的彻底沦陷和坍塌!人是感性的动物,相信不会做出违心之事。只要有心,逆境造英雄;而无心,再好的条件也是白费。 支持者认为,环境必然影响人的发展。从古代的曾子杀猪、孟母三迁,到现在的学生上学择校,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这些环境对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从教育学上来看,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工作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多种因素的总和,所以环境对人有直接影响。其行为除了受自身内部生理、心理、思想因素外,还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反之,人可以遵循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当地的发展规划,个人的奋斗目标来能动的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克服和消除一切不利因素,使环境影响于人,服务于人。例如:在我国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社会环境,消除不安定因素,努力发展经济才能建立和谐社会。所以,做为学校应该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教育学家指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建设。可见,学校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环境育人,二者相得益彰。反之,一所学校,没有校规、校训、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沟通不顺畅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的心情压抑又怎能塑照美的心灵,培养好下一代呢?因此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学校,要结合办学方针和学校的特点,重视和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使环境发挥正向作用! 近墨者,赤未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对青少年来说我更赞成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妈总希望我跟成绩优异的同学成为朋友,当时我内心特别愤慨,我心想如果每个人都只和比自己成绩好的人玩,那每个人都不会有朋友了。现在我仍然不会因为成绩而选择朋友,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别人需要学习的特点,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但我觉得我妈有一部分是有道理的。我妈的观点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记得后来我高中时有一个朋友,每次跟她一起吃饭等菜的时候,她就会觉得这是个背单词的好时间,慢慢的,我也学着一起随手带着个小册子,习惯了在无所事事的时候背些单词。当时我也有另外一个朋友,她成绩不算好,但是为人很单纯,处处替别人着想。和她相处久了,我也慢慢的懂得做人的确不能太自私。 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眼睛不够明亮,内心亦不够成熟,“近墨”难免变“黑”,故而何不“近朱”呢?环境对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德育不同于知识性的学科教育,应遵循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独特规律,创造出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熏陶,全面提升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环境育人的理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能使整个学校的学术氛围、人际关系氛围得到提升,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001f1e10a6f524ccbf85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