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短板

时间:2022-07-09 16:32: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短板

7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极端天气带来严重灾情,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处于社会的神经末梢,无法获得精准预警信息,又无法调动充足的资源,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目前我区基层在应对极端天气预警防灾方面,存在几点不足:

一、预信息发布传播覆盖面不广 基层农村还没有实现全域覆盖,大多数镇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偏远地区,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条件、通讯设施设备以及基层气象信息员缺位等因素影响,村民不能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全民应对极端天气意识薄弱

农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麻痹侥幸心理不同程度存在,只有极少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灾准备,多数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灾害演练培训,日常隐患重重;同时,理论知识较多、缺少实践在防灾教育中尤为突出,公众防灾意识淡薄、备灾准备不足,尚未形成扎根于日常生活的防灾文化,还没有形成让防灾减灾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知晓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缺乏应急物资

受各种原因影响,基层应急物资储备数量偏少,应急物资储备滞后,物资无法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需求,应急救援通讯技术和设备都相对落后,救援车辆不能满足现场组织指挥和抢救人员生命的实战需要。

四、专业人才和保障经费不足

当前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展,气象事业发展急需高科技人才,但受编制和人员经费的限制,高科技专业人才引进遇到瓶颈,各乡镇(街道)因缺少专职人员,防御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无法开展,涉及基层气象台站的人员编制、科研经费、人员待遇、项目建设等问题急需解决。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各相关单位要及时迅速发布极端天气预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指派专人收听收看气象预报,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等途径,使广大群众及时获知和传播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有效采取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二、要扎实抓好汛期安全检查,做好各自领域的防汛防涝安全准备工作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时解决,对重点部位做好次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全面排查堤防、穿堤涵闸存在的各类隐患,加强在建工程的防汛安全监管,完善和落实交通、供水安全度汛生产调度预案,加强输电线路和重要输变电设备的巡查,做好断电和线路中断情况下的通讯保障工作,对校园周围的排洪渠道要进行彻底清理,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三、要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充实储备物资数量。通过自查形式,清点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对存在的缺口,及时补充和更新,确保种类和数量双达标。落实专用仓库或专门房间,根据物资种类完善储存场所各项条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实行应急救援物资定期检查制度,对不能正常工作或完全损坏的机器设备,要予以修复和更新;对已经过期的药品等物资要进行及时更换。

四、要落实保障措施,支持基层建设。气象事业是一项民生事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为地方各项事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要着力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气象服务队伍,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给基层群众并组织采取科学的应急处置措施,切实提高广大基层群众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的能力。


五、要加强科普宣传,发动全民参与。当前,气象灾害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防灾减灾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全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采取主题日、科普讲座、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公益广告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增强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要探索建立由气象、农业、水利、教育等多个相关部门以及各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宣传网络,根据农民、高空作业人员及中小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等的不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8776c8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