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遭受家庭语言暴力的妻子给丈夫的信 终于提起笔来,给你写这封信,也许它会给你平静的心带来些许动荡,也许会让你“暴跳如雷”,但不管怎么样,请你耐心地把它看完好吗?憋在心底的话压得我好累,很想很想和你好好沟通,但我的嘴真的很笨,也许不知道怎么又会把你惹恼,所以这样的沟通会让我们的硝烟少一些吧。 在我看来,似乎无论我说什么或有什么想法,只要是与你的不同,你的口中永远都是“神经”或是“有病”,眼中永远是一副让人心寒的不屑,是你的无意识,抑或是我的太敏感? 我一直在想,是你的压力太大,你很累,你很辛苦,是我关心你不够,是你的身体不好,来为你的一次又一次的发作寻找理由,来说服自己,原谅和容忍你的随意谩骂和语言暴力!直到那天我彻底崩溃!我到现在也忘不了那天你抱着女儿恶狠狠地对我说:“你简直是个白 痴!”像对待一个敌人或是一个仇人?这真的是我女儿的父亲对他的妻子说的话吗?听到这句话,我的身体已僵硬如一根木头,一块铁块,那一刻,我的心已如冰块,冰到极点,冷到极点!不想争,不想吵,那一刻,我已麻木到想蜷缩成一团。这真的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对他的妻子说的话吗?我无法相信。从小到大,没有被人这样深深地侮辱和伤害过,而这两次被人喊滚蛋,被人称做白痴的话语,居然是从自以为最亲密的人的嘴里说出来,真的无法接受。别的妻子应该都是希望丈夫能够时常陪伴在自己身旁,但我现在可能真的是变态了,我居然会很害怕你进家门,害怕和你同处一室。当你回到家里时,我竟然无法轻松,我会感到紧张,无助,觉得你象是一个炸药包,随时随地,一件在别人看来很小的事情,都会成为导火索,都会引起你的爆炸,你的咆哮,你的暴跳如雷。 当我面对你时,有时竟然感受不到这是一个血肉之躯,竟象是面对一位陌生人,象是一座冰冷的墙。晚上躺在你的身旁,我竟然会问自己:“这个躺在你身旁的男人,是你自认为最亲近的人吗?我无法回答!当你有时搂着我问我喜欢你吗?我觉得难受极了,也许我对你的爱,已随着你一次又一次的爆发与冲击,一点一滴地掏空了。 上周五晚上当你母亲咆哮如雷地对我的女儿吼到:“看我不把你的眼睛抠下来!”“看我不打死你”!时,看着女儿因为惊恐以至咳嗽而把晚上吃的东西全都吐出来时,只因为女儿因为折纸而没有好好接你的电话。那一刻,我真的只想逃离这个家,逃离这个令人感到窒息的家。那一刻,我知道你为什么会是这么神经质了,这是会遗传吗? 最近一直在看中央台的《心理访谈》,好几期的主人公和你的状态很相似,从专家的分析中也学到很多。 在我看来,你是一位非常棒也很聪明的工程技术人员,你学什么都很快,对很多领域,学科也懂得很多,当然这一切都可以有人教你,你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但只有一样,没有人可以教你,那便是如何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去爱人与被爱。而在这一点上,父母也许是孩子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老师。往往父母的影子会在儿女的身上重演,一但事到临头,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的还是父母的说法和做法,因为自小听到的和看到的,都已入骨入髓的成了身心的一部分,又没有别的参照,别的样板,一但需要有所行动的时候,信手掂来的,便是父母当初的举动。 小时候最痛恨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照样打老婆或对老婆进行语言暴力;小时候最恨父亲动不动让家人“滚”的孩子,等他长大了,要表达自己的脾气时,说出来的还是“滚”。专家说的对,若要知道自己的婚姻生活怎么样,看看双方的父母便够了。 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简单,平和,单纯,妈妈话多罗唆,爸爸不善言词,我不能说他们生活的很幸福,但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亲人恶语相向。在我以前看来,连对别人说句“笨蛋”这样的话都认为是骂人,都会觉得伤害别人。所以真的无法接受你的所谓无心的话语,或在你看来只是一句口头禅的话语。 和你的父母相处了快两个月,我这才明白了你的脾气,性格以及语言为什么会是这样!想你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争吵与指责的环境里,长大后便重复着类似的生活吧。我想你的父母对个体而言,他们都是老实人,但他们真的不懂如何对待自己身边最亲的人。我并不想对你父母的婚姻生活和生活模式做任何评价,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不想让我们的婚姻也走成你父母那样,真的不想让我们的婚姻变成你父母婚姻的翻版,我不想过你父母那样的生活。 有时侯也觉得你母亲在你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般挑剔,万般指责下,竟然没有崩溃,真是很了不起了。我只是但愿能比你母亲幸运一些,但原不要成为神经质的人。毕竟你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有教养的男人。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如果你觉得我们还能一路走下去,请你从今以后停止你的家庭语言暴力,起码要让女儿觉得你是一位让人尊敬的,有礼貌,有教养的父亲。我真的好担心随着女儿的长大,在这种家庭氛围下,会让她学会什么? 充满暴力的家庭,让人学会残忍与凶狠;充满猜忌的家庭,让人学会撒谎与欺骗;充满敌意的家庭,让人学会恐惧与斗狠;充满羞辱的家庭,让人学会内疚与忧心忡忡;充满容忍的家庭,让人学会忍耐与宽容;充满奋斗的家庭,让人学会鼓励与自信;充满大爱的家庭,让人学会关爱与无私;充满正义的家庭,让人学会公平与诚实;充满安全的家庭,让人学会信任与自爱;充满贫困的家庭,让人学会勤奋与节俭;充满金钱的家庭,让人学会懒惰与贪婪;充满和睦的家庭,让人学会友善与博爱...... 文化素养、语言与教育的成败 作者:boge 来源: 日期:2012-8-1 20:16:27 人气:15 标签:文化素养 儿童语言教育 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在教育系统内,上层社会的儿童比下层社会的儿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伦敦大学的B,伯恩斯坦教授认为,社会阶层一与教育的成败之问存在着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就是语言。 伯恩斯坦在1958年一1973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逐步形成了一种理论。他认为,许多下层社会家庭的一个特征是,家庭成员的不同身份界限分明。例如,父亲之所以具有权威,是因为他的身份是一位父亲。伯恩斯坦把这类家庭称为专制型家庭,这是与民主型的家庭相对应的。民主型家庭在上层社会中相当普遍。在这类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地位、权力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按照各人不同的特点‘’协商的”。有没有经过充分协商,这会反映在言语方式上面。下面这段谈话可能发生在一个专制型家庭里。 孩子:我可以吃冰淇淋吗? 母亲:不行。 孩子:为什么不行? 母亲:因为我说不行。 这位母亲粗暴地拒绝了孩子的请求。为了使这种请求显得合情合理,她就依仗了母亲这一身份所具有的权威。 在民主型家庭里,相应的语言交流可能是这样的: 孩子:我可以吃冰淇淋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89474d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