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张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过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景物的不同描绘,以及对母亲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地坛与母亲对“我”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文中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⑵培养正确的生死观、亲情观,坚忍不拔的意志。 教学重点: 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感悟,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 教学难点: 培养正确的生死观、亲情观,坚忍不拔的意志。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亲近其人 1、 史铁生1951—2021,北京人,18岁时响应号召到延安插队务农,21岁因积劳成疾得“脉管炎”致双腿瘫痪。史铁生截瘫后,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身体里只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每周要做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2021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2、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病隙随笔》、《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合欢树》、《我与地坛》、《 秋天的怀念》……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总结:人生不幸,成就非凡。 二、整体感知 1、整体评价 1991年,《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韩少功 2、整体内容 《我与地坛》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作者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三、走进文本 此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我刚接触到的地坛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四、思考讨论 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说过:“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生活的时候,一颗树会对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结合文中的景物描写,探究地坛在向史铁生诉说着什么? 五、画中有话, 学生小组理解讨论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解读示例: 古园中的落日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因为生命不管怎样的短暂,都要把自身的辉煌,洒照于天地间,奉献给所有卑微的生命,而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鉴赏: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可见其生命本真的力量。 六、课堂小结: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我的命运。” 总结:地坛让我想通了生与死的问题,重燃起生的希望(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母亲教会了我如何活下去,让我有了前进的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e7d0d2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