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分析纯音乐《忧伤还是快乐》

时间:2023-04-26 09:36: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分析纯音乐《忧伤还是快乐》

作者:陈延红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4

要: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作者的主体地位被撼动,文本并非由作者创造,强调读者自由地思考文学艺术作品。本文借助《作者之死》的理论来分析一首具有双重情感基调的纯音乐——《忧伤还是快乐》。音乐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引起情感体验,一定程度上会脱离创作者创作背景。因此巴特的作者之死之理论与音乐艺术有一定契合之处,据此试图从欣赏者、文本、作品三者关系中欣赏《忧伤还是快乐》。 关键词: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忧伤还是快乐》;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1-0077-02

罗兰·巴特是当代法国思想界先锋人物,其独特的见解对文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罗·巴特随笔选》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作者、文本、读者(欣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之死》仅仅是《罗兰·巴特随笔选》中一篇几千字的文字文本,但具有重要价值——人们对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提出并解决了作者之死何以可能文本何以生成这两个核心问题。

音乐是一门别具一格的艺术,凭借声波振动传达声音,在时间中展开与流动。欣赏音乐很容易抛去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获得充分的自由。乐由情起就是这个道理。黑格尔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而纯音乐《忧伤还是快乐》作为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弦乐,在灵魂深处是忧伤或者快乐则自由的取决于欣赏者,这一切只因为音乐是自由灵魂的语言。 一、作者之死何以可能

《作者之死》引出巴特的第一个核心问题:作者之死何以可能?人们一贯坚信作者是作品的源泉,作品作为派生物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且众多作者宣称作品是自己心灵的孩子。如汪民安在《谁是罗兰·巴特》中讲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则是完全契合于哲学上柏拉图主义,它们分头占据着理念和表相的二元论两端,占据着派生与派生物的位置……”罗兰·巴特试图借助尼采思想打破这一认识,他主张从尼采的上帝之死中推出作者之死,他认为上帝、人、作者都占据着一个相似的哲学位置,都是二元哲学的支配一方,都是某种先天性的派生起。最高存在——上帝,既然已经倒塌,那么其他理念、绝对物、所有先天性派生物以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高价值标准和根基也就倒塌了,因此巴特认为作者亦要寿终就寝。于文学上,巴特运用尼采的理论将作者的地位推翻与埋葬:颠覆作者的主体地位,赋予读者充分自由。巴特的理论如若音乐结合在一起,则有一种相辅相成的韵味:其理论因音乐的感性自由、不受它物束缚而更加有說服力;而欣赏音乐时,亦可借助其理论去除掉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框架,依照自我心境去欣赏音乐,至于忧伤、苦闷,还是快乐、自在皆由你本人赋予。 二、文本(音乐)生成何以可能

解决作者之死何以可能后,我们会追问文本(音乐)又是从何而来?面对这一问题,巴特借助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进行了回答。索绪尔宣称的语言是一个差异系统给巴特以理论支撑。索绪尔的差异系统如是说:符号是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的搭配是任意的,这样,任何一个符号形成都具有偶然性,一个符号之所以是它自己,之所以表达一个意义,是因为它和另一个符号不同,符号的意义就存在于差异系统中。因此,符号与符号因其各自差异而呈现其不为人控制的意义,由符号组成的言语其意义是在文字系统的组合和聚合中生成的,而不是由作者赋予其意义。总言之,从语言学角度讲,文本所具有的意义并不是由作者所创造与赋予,而是符号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赋予文本(音乐)以思想和灵魂。从这一方面理解,则解决了文本何以产生这一问题。应用于音乐艺术,则解决了音乐影响情感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三、作者之死与《忧伤还是快乐》

巴特作者之死的核心问题解决后,将它应用于众人喜爱的一首轻音乐——《忧伤还是快乐》。音乐艺术是一种时间艺术,不像文学作品中用符号表达高度抽象的哲学思想;亦没有雕塑、绘画用颜料和色彩带来视觉冲击;更没有话剧、电影等通过动作、表情再现生活中复杂的情景与冲突矛盾……《忧伤还是快乐》是一首钢琴旋律与Hip-Pop节奏相结合的纯音乐“Hip-Hop”意思是扭腰摆臀,狭义上分为:MC(饶舌)、DJ(打碟)、Graffiti(涂鸦)、Breaking(街舞)。“hip-hop”是一种即兴式的音乐,不具有任何程式化的成分,正因为是这种风格,原本自由开放的音乐再加上运用这种节奏,听众们在欣赏这首音乐时会很轻易地摆脱掉创作者所赋予的情感,而将个人感受与情感融入到这首音乐——你忧伤时,则叫《忧伤》;你快乐时,则叫《快乐》。完全不受作者意图的束缚,一定程度上脱离作者而提升欣赏者地位在可能性。这与巴特理论高度契合,使得巴特主张作者之死音乐所具有自由和不确定的思想与情绪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四、结语

将巴特作者之死之理论应用于解析音乐艺术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二者所具有的契合之处是潜在隐藏的。巴特的作者之死之理论亦是一篇脑洞大开的作品。哲学上讲,它摧毁你原有的认知与思考方式,并引导你打破常规,树立新的思考方向。我们要做到的则是突破原有认知,重新建立起具有创新意识的认知观与世界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释:

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29. 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31. 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37. 参考文献:

[1]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张旭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3]映朝.有声响的建筑[J].艺术世界.198506.

[4]W·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特美学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社,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d39e2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