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怎么读 隶书读[lì shū]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萌芽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定型于西汉,兴盛于东汉。 (1)关于隶书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这样二种观点: 秦篆书写烦冗,不利交流。奏事繁多,还是用“篆之捷”的“佐书”书写方便、快捷。于是采用了民间中下层书写中流行的草率急就的“草篆”体。 这种“简捷易写”的“草篆”体并不规范统一,由秦狱吏程邈整理了一套方案为官方应用。因他的身份是狱隶,因此就把这种字体叫“隶书”。历史上也就有了程邈创立隶书的说法。 (2)隶书名辨 隶书又称“八分”。但“隶书”和“八分”的关系,各家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 可以这样认为:隶书与“八分”,是同一种书体的不同叫法。初为古隶,后来出现的汉隶称为八分。隶书包括八分,八分是隶书中的一个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3083a998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