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案14

时间:2022-11-30 20:1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将进酒

汶上一中郭玉亮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重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重点)

3、正确认识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难点) 【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让学生通过吟咏和诵读从而领悟古典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读出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本文时而奔放,时而深沉,感情大起大落,学生容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人情感变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而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嗜酒成狂,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酒中有他涌动的生命,奔腾的激情,还有那无尽的愁绪。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将进酒》。

二、欣赏名家诵读初步感知:

我们这一单元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吟咏和诵读领悟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体会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

欣赏中央电视台着名支持人任志宏的朗诵。 ……

朗诵的怎么样?感情是不是特别投入?话剧演员濮存昕的朗诵感情更投入。 播放濮存昕的朗诵,进一步感知。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通过欣赏名家的诵读,我们对这首诗歌的重音、声调等有了比较深的印象,老师在多媒体上把重音、声调也做了标注。下面请学生结合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过一会找同学展示。 ……

四、分析问题鉴赏诗歌:

刚才同学读的很好,但和名家的演绎还是有一些差距,一是因为我们的基本功不如他们,再就是对文本理解不够透彻。接下来我们共同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题目“将进酒”是什么意思?将进酒就是请喝酒,这是一首“劝酒歌”。 1、谁劝谁喝酒?

一开始应该是丹丘生劝李白和岑夫子,后来是李白劝岑夫子和丹丘生喝酒。

2、为何喝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恰逢知己 “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 3、怎样喝酒的?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的多 “将进酒,杯莫停。”——喝的快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的豪爽

4、《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悲:“君不见,……朝如青丝暮成雪。”

欢:“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愤:“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5、名句赏析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一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为空间范畴的夸张,后一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这是李白最可宝贵的性格。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作者和曹植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兼以自况。

6、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狂放的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八年来,李白忧国忧民的心情一直未变,可是又无用武之地,52岁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这一年,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不平之气。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 7豪放飘逸的李白内心为何激愤?天生我材必有用与但愿长醉不愿醒相互矛盾,如何理解?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

李白执着的两种东西是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两者相互矛盾、冲突,使他在外在社会(人类社会)撞得头破血流,内心世界则长期处于矛盾冲突骚动焦虑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03a49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