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形象初探(一)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十二支仙曲,一人一曲一册录,命途昭昭。 形形色色的人物,钟灵毓秀之辈,或是庸庸碌碌之徒,都不可或缺,成为《红楼梦》中独特美学架构的一部分。 遍观全书,凡说教之处必为欲盖弥彰的讥讽,凡真知灼见必借人物之口道出,而不付之于说教。 可以说,红楼一书,是以人物立言。 大旨谈情,但其意不止于情。 众生百态,从富贵闲人到杂役奴仆,富贵的有诗酒风流,也有藏污纳垢;劳碌的有家长里短,也有练达洞明。 大智者若愚,情深者滥情;天然真诚者,以叛逆的姿态遭人耻笑;追求利禄者,以名仕大儒的身份备受推崇。 有时,似乎一切都是颠倒,但颠倒,同样是生活的本质。 宝玉,情榜上的判词是“情不情”,即对无情的人亦有情。凡书中对其有所评判,则多为贬抑,笑他痴傻,恨他叛逆乖张,说他原来腹内草莽;才华横溢的黛玉,偏又敏感多思,众人皆知她的刻薄小性儿,嘴上半点不饶人,一点小事也能牵惹出清泪涟涟;宝钗最为聪慧识大体,秉性宽宏,却也落得无人理解,情缘成空。 无偏见的书写,使每个人的形象都立得住、又灵得很。 1 / 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嬉笑怒骂,各人依着各人的秉性行事,活泼泼的、带着十足烟火气的,在字里行间忽闪跳跃起来。 此外,人物塑造又自有其深意所在。 作者在他们身上赋予了一些美学上的意象,但绝不会将意象中美好的一面截取出来,拼凑了事,而是让你体会美好,也看到阴暗。 所以信奉真理者以反叛的姿态出现,秉诗人之才气必有诗人情绪化的性情,有贤者之风往往也拘束了自己。 正如宝玉毁僧谤道,不爱八股文章,宣称除四书以外的书都不可尽信,却也在生活中打破了儒释道的界限,以本真待人,是以反叛者的姿态表达作者对原始儒学道学的捍卫。 黛玉有诗人的才情趣味,自然也有诗人的脾气秉性,敏感而大起大落的情绪,好高喜洁的气量风骨,在生活中,往往易被理解为不通人情。 宝钗有高士贤者之风,对自身也就多有拘束,礼重于情,轻易不与人交心。 每个人都矛盾,都不完美,都有作者未直接道出的隐秘。 2 / 2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7735dd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