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导师小故事

时间:2022-04-26 21:08:5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育导师小故事

【篇一:德育导师小故事】

笑今年学校组织了学生参加了文艺汇演选拔比赛,其中一个学生 比完赛一回来就找到我汇报情况: “老师,我觉得我比得 挺好的,因 为我比完后看见评委老师笑着看了看我 ——”说完后,她又强调了一 遍: “那个评委老师是 ‘笑’着看我来着,所以我觉得比的还行。

”我震惊了,我没想到,评委老师的一个微笑给孩子留下了这么深刻 印象,给了她如此大的鼓励!对孩子来说,老师的微笑是鼓励、 是赞 许,是宽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 帮助 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 觉得获 得认同,倍加高兴;而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 能减轻他 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老师的微笑,是一盏灯。它能照亮学生暗淡的心灵,驱散他们尚 羞怯的情绪,温暖他们还不够坚定的脚步。 老师的微笑, 是一座桥。 它引导学生踏上天上的彩虹, 追求真理, 一往无前。它给胆怯者以 胆量,它给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它是一张 醒目的名片,看到了它, 就看到了一颗纯净慈祥的心。 教师的微笑,是生命的绿洲,它亲切自然、意味深长。它能打破 闷拉近距离。 它在学生失落时带来自信; 它在学生脆弱时给予坚强。

让我们把微笑常挂脸上!







【篇二:德育导师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





力,教育才能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 其细微的任务。 ”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走路的时候腿有点伸不直;说话的时候有一点口吃,没有办法又快又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写作业很慢。刚接手这个班时


家长就和我说他们家的孩子有一点特殊,还叫我把课上补充的词语发给她,起初我很反感,家长太宠孩子了,让孩子完全失去了自己学习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就发现了以上这些问题。与家长沟通之后知道小女孩在五个月大的时候就做过心脏手术,身体协调能力差,思维能力和注意力也差,一直在吃药。了解情况之后我多半以鼓励为主,当孩子有了进步之后及时表扬,并告知家长,家长也很配合,利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间让她不断训练,如今已不用像开学初那样一直盯着她写作业,记录黑板上的词语,她能和别的学生一样及时完成;性格也比开学初活泼了一点。虽说她还没有办法完全和普通学生一样,但她每一天的进步就是希望,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篇三:德育导师小故事】

古语云: “人之初,性本善。 ”此话诚然。少年儿童的心灵的本质都是美好、纯洁、善良的。在一次上二年级体育课时,我要求所有学生完成 50 米跑,并两人一组,看谁先跑到终点。本来这个项目是由学生们积极要求老师去做的,可轮到一名学生跑时,他却无动于衷,任老师怎么喊口令、吹哨都没有反映,只是我行我素地立在那里,甚至还和周围同学聊天。当时我很气愤,走到那个学生面前,准备好好教训他一顿。结果我刚要开口,在他身旁的几个学生则用充满 童稚的声音对我说: “老师,他的脚受伤了。 ”这使我颇感意外,我仔细一看,果然在那个学生的左脚膝关节传了纱布,而且还可以看 见淡淡的血迹。我这才恍然,明白刚才他为什么那么 “我行我素 ”了。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周围的学生都要求我不要让那个学生跑步了, 我问为什么,他们回答:他的脚不好,跑步会影响他的伤口。其实学生们不必这么要求我也会对那个学生以照顾的,但学生们还是向我提出了要求。我在一瞬间,忽然想到,学生的这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质,完全也可以在体育运动当中去体现,并得到巩固。

于是,我当下提议全体同学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关键就是看同 一组的队员是否能配合默契,并互相帮助。但这个 “诀窍 ”我并没有对学生们说,目的就是要看看,这些学生们是否真的具有互相帮助 的好品质。游戏开始后,有的小组一阵手忙脚乱,不知该从何做起,而有的小组则已经摸到头绪,并有条有理地进行着。于是我对那些忙作一团的小组提示,要他们学习做的好的小组。结果,很快那些落后的小组领悟到了游戏的窍门,最终所有小组都成功的完成了游






















戏,虽然各小组有先后、好坏之分,但他们每个人毕竟因为这个游戏懂得了互助的意义,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这就已经足够了。



体育运动必然涉及到体力的消耗,上体育课自然不会轻松如 “闲庭信步”,因此具备 “肯吃苦 ”的品质对于体育课,尤其是体育训练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在担任二、三年级体育课的同时,又担任着学校 乒乓球队的教练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乒乓球水平相对于同一地区其他学校存在很大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建队时间短,训练时间有限。于是,在我担任教练之后,为了迎接比赛,我不得不适当地增加了队员的训练强度。这对于每一个队员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考验。球队平时专门的训练不是很多,队员们最经常做的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打比赛,很不正规,这样下去球队很难出成绩。于是一到训练时,我总是刻意地减少让他们在一起打比赛的时间,而是着重训练他们的基本功,如发球、连续攻球、推挡等动作。起初队员们练习很认真,但时间一久队员就产生厌烦的情绪,总是要求打比赛。





我把这归结为队员 “不肯吃苦,害怕吃 ”,不愿意持久地机械练习基本动作。对此我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树立肯吃苦的意识,并帮助他们认清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在将来的真正比赛上取得好 成绩,为自己为学校争光的观念。在这当中,我又加入了培养集体荣誉感等德育因素,使得队员们心劲陡增,练起基本功来也更加卖力,再没有人发牢骚了。

类似情况在教学中经常遇见,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最佳的教育方法,使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上既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c39c18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