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项目的融资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07-19 02:4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资本寒冬加速了马太效应以及行业的优胜劣汰,AI领域也不例外。不过AI领域可能是资本寒冬里比较温暖的一个区域。但2019年的温暖,也只是相对的。

当前,人工智能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必将进入大规模场景应用落地的黄金爆发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基础技术仍需发力;行业垂直应用不断深入,交通、安防等领域应用日趋成熟;技术层及应用层大额投资项目不断增加。

资本还愿意为AI输送弹药,这是AI行业的幸运。但是AI2019年无疑是充满刺激与挑战的。

行业融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2018年,人工智能在保持其发展热度的同时,凭借国家政策与市场形势的引导,开始将重心落在了线下落地与 人工智能赋能之上。艾媒网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业应用篇》显示,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事件共有597起,同比增长15%,融资规模1311亿元,增长率超过100%。投资者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资本将助力行业更好地发展。

行业融资轮次后移趋势明显

在融资类型上,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主要集中在A轮之后的融资轮次,种子天使轮比重下降,投资人更为谨慎,投资阶段有后移趋势;A轮及以后融资规模较上年增幅较多,表明行业融资逐渐步入正轨,是行业发展趋好的表现。 行业应用层面融资领域不断增加,主要聚焦智能驾驶、商业应用领域

从我国企业融资类型上看,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中具有融资需求的大多集中在大数据、数据服务、智能驾驶以及 人工智能+ 行业应用领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智能驾驶融资占比35% 人工智能+ 占比23.1%,在 人工智能+ 中, 人工智+商业 应用占比最高为45.4%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占比11.9% 人工智能+安防 10.9% 人工智能+新媒体 占比7.7%。通过梳理2018年行业主要融资项目可以看出,一方面,智能驾驶领域融资笔数占比较大,其中小马智行7月份获得的1.02亿美元的A1融资为年内无人驾驶的最高额;另一方面,行业应用层面融资领域不断拓展,细分领域增多,智能建筑、智慧社区以及水下无人机等细分领域开始获得投资者关注。 互联网巨头、行业龙头加快投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不断扩大行业布局

近三年以来,百度、阿里、腾讯和京东(简称BATJ)纷纷提高了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腾讯和阿里分别投资了12家、11家人工智能创业企业。从投资领域看,投资巨头们重点关注大数据及数据服务、人工智能驾驶。此外,百度侧重于语音领域,阿里除了着重向 人工智能+ 旅游、安防、保险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投资外,还集中向智能机器人发展迈进;京东的重点投向集中在 人工智能+ 安防及物流等领域。此外,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在基础硬件设施、智能机器人两大领域均有所布局。

通过对745家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工智能经济发展的推力,包括以 BAT 首的互联网公司阵营,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国内高校,以红杉资本中国、IDG中国为首的投资企业,以及爱奇艺、比亚迪、联科控股、海尔集团、中国.移动等各领域的领先企业。

. z.


-

投融资方面,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投资除了各大投资公司以外,还有很多企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活跃的企业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联想等。在应用领域方面,人工智能企业广泛应用于18个领域,其中企业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的企业数量最好,分别达到了15.7%10.5%。其次是智能机器人、新媒体和数字内容、智能医疗,分别为9.8%9.4%7.7%

对于行业投资机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上行。自动驾驶、智能服务机器人、金融科技、智能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商业化应用的细分方向。

2018AI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都拿到了一轮甚至两轮以上的巨额融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推想科技、优必选、奥比中光、信析宝、思必驰、寒武纪等等都拿到了巨额融资,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海高通信被18亿高价收购,车音网以16.68亿并购,腾讯12.66亿战略投资东华软件,特斯联获得12亿刷新AIoT领域单轮融资纪录的高额融资……2018年整体投融资案例之中,C轮、D轮、战略投资、上市及上市之后的占到了整体投融资案例548项的13.3% 大量看起来增加到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实际上被相对集中地投放到了中后期的AI项目中,相同领域的早期项目已经日愈趋冷,乏人问津。

20186月底,经信委等通过大量调研编制而成的白皮书中,截至201858日,全国AI公司共4040家,而这其中拿过风险投资的仅1237家(含31家上市公司),仅占总数的30%,且大部分处于A轮阶段。1070AI公司中,A轮及以下的公司占比57%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还有正常投融资的规律:从A轮到B轮融资,约有60%的公司会死掉;而从B轮到C轮,又将淘汰近70%,也就是说,从A轮到C轮间,大概存活下来的项目不足12%……只有不到0.6%AI企业能躲过一轮又一轮的劫难,活到C轮以后。2019年,也必将会成为诸多AI初创企业的终结之年。

和过往根据概念即可投资不同,当下AI的投资逻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来说,投资人AI的时候,会有几方面的注重点:

一是更看重落地场景的可操作性。人工智能本质上还是个2B的生意,则务必就会比较慢,也势必需要很扎实地去做业务。

二是对项目的评判本着 人为先事为重 的原则。团队的商业能力,团队所做的事情。创业者对所处行业都有相当大的正面促进作用,也是他们能提供价值的所在。

三是大部分专注于早期投资,更看重创业公司技术在业界中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产业化的时机对不对,市场是否成熟,团队是否可以马上找到切入市场的点,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是否可以马上应用落地等。

只有完成上述问题的迅速迭代,才有可能在2019年随着资本以及巨头和头部公司的不断押注,被大家反复考虑和衡量。

如此一来,刚刚达到种子、天使、A轮等初步融资阶段的众多创业公司,必然要尽快考虑技术与落地之间的距离,考量好落地后商业场景的真实与否、规模大小,靠自身核心竞争力快速完成商业闭环,以便在抢夺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获取到更多的商业价值。

. z.


-

在看起来还算 温暖 AI行业,AI的融资却远比外界看上去的还要艰难。即便是独角兽们,也都需要早早地启动下一轮融资,不断地拜访投资人,比较各家机构给出的条件,甚至是过桥贷款和严苛的投资条款。

AI创业企业仍然能拿到投资,投资总额仍然在增长,但在这一切的背后,一切又越来越艰难,所有的企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家的节奏都慢。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后,项目融资速度普遍减缓、难度加大,项目估值普遍降低。

这其中,进入更后轮次的创业公司,即便是头部公司,正在不断地广积粮、多扩疆,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不断地铺陈前进之路。此外,在资本已经对整体市场有了预期的情况下,AI初创企业的生存总体都会变得更艰难。

所以AI的初创企业必须一开始就想着如何能活下去,只有一开始就有技术优势、有生存场景,甚至有营收进入,才可能活下去,甚至可能还要通过低估值等方式,来吸引投资人的注意。 两者之间,在 暖冬 里,最难过的当属中游企业。处于早期、由知名创业者和科学家创立的企业和中晚期垂直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那些夹在中间的,只有等估值调整到位后才会变得对投资人有吸引力。2019年整体市场的资金弹药会比较少,投资人出手也依然会持谨慎态度。

如此一来,创业者将遭遇更冷的资本环境。当然,也有一些风投机构正在展开逆周期的投资。有好的团队,估值高,也会有投资人投,并不会因为资本市场的寒冬,就对企业刻意压低估值。

众多创业企业要注意自身的发展以及聚焦商业本质。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行业落地,很难讲哪个行业会被看好,现在很多传统行业与AI结合以后,大大提高了效率、准确度和商业效能,这些行业都存在爆发的机会。

人工智能创业企业还是应该要聚焦商业本质,而不是单纯强调AI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AI能力很难有太大的差异,最重要的还是聚焦在行业的应用,解决实质性问题。换句话来说,AI企业就是要踏踏实实把产品技术做出来,并落实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去,有比较稳定的造血能力,顺利生存下来,后期才会有很多爆发的可能性。

包括诸多头部机构也重点布局该领域——从投资阶段看,真格基金、联想之星、北极光创投关注初生期企业;IDG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经纬中国和晨兴资本关注发展期企业;而腾讯偏爱成熟期企业。从主要投资行业来看,各投资机构具有相似性,主要关注企业服务、行业解决方案互联网服务汽车、安防、大健康、金融、教育。而每家机构也各有侧重,比如腾讯关注机器人,北极光创投关注基础元件等。

目前人工智能的场景逐步成熟和优化,以及监管政策都可能倒逼特定领域研究的算法研究更加深入。过去投资人更关注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但是这几年,投资人更多布局在AI具和理论研究方面有突破机会的企业,布局基础架构和基础技术。国内在这一块实际上能够做到赶超,甚至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还是光明的。 感谢鉴阅

. z.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16b39f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