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一本书读懂中国社会

时间:2022-05-03 02:2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乡土中国》:一本书读懂中国社会

袁崇霖

身为中国人,我们真的懂得中国社会吗?说起中国足球、抖音快手以及社会焦虑、道德滑坡等等,媒体上到处漂浮着空泛的陈词滥调,社会上也尽是些司空见惯的老生常谈,我们的目光就止步于这些陈旧肤浅的答案了吗?

实际上,中国的问题,常常是有“中国特性”的,而“中国特性”离不开“乡土本色”,说起“乡土本色”,就绕不过《乡土中国》。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你就像是有了一把问题的放大镜,一台答案的显微镜,在许多事情上,往往会得到出乎意料的因果解答和与众不同的深刻见解,下面便是几个例子。

01 费孝通先生早就预见了“朋友圈”的出现”

我有一个捷克的留学生朋友,有一次我们聊起天来,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在中国,每个人都用‘朋友圈’吗?”我告诉他,几乎每个人都在用。他皱着眉头一脸疑惑,表示“朋友圈”的规则简直是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只能在朋友间可见,而且评论必须在互为好友的人之间才可见。他还举了Facebook的例子,说他更习惯于广场式的社交软件。

我特别能理解他的疑虑,因为封闭式的“朋友圈”确实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性的社交工具,它的滥觞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乡村里。

这种最早的朋友圈便是乡村聚落。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的,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特性,乡土社会中形成了“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与隔膜,社区间往来极少,人们耽于熟人社会的往来,而不善于与陌生人打交道。这种聚村而居的格局,不正像是一个现实版的朋友圈吗?

从精神内核上,朋友圈就是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的外在表现。在《乡土中国》第四章中,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形容中国的社会结构,他说“(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微信上,正是如此,当我们发了一条朋友圈之后,这种影响力便由内而外扩散到我们的圈子中,我们以自己为中心而与朋友互动。根据发送的内容不同,效果也不同。当我们吐槽挚友间趣事时,便只有三两好友评论,当我们发了自拍时,连泛泛之交送来八方点赞——我们都说不准自己的朋友圈有多大,它随着事件更迭,以自己为中心,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正是一条条波动的涟漪。

为什么朋友圈只允许评论在好友之间可见呢?《乡土中国》也早就做了解答,它说,“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大家可能也颇有这种感触,往往每个班级、每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的“梗”,在朋友圈里常常一个字、一个表情就能引起几个人笑得前仰后合,圈子外的人却是一头雾水,既然如此,自然便不必让不同圈子的人互相为难了。

02 居委会大妈,你还记得这个角色吗?”

我们的童年记忆里,有一群活跃于小区,热情、泼辣、豪爽的中老年妇女,她们爱管闲事,也富有正义感,常常充当调解邻里纠纷、化解社区矛盾、反映生活问题的使者,这个角色就是“居委会大妈”。它化身“马大姐”出现在电视剧里,又变成“朝阳群众”现身明星吸毒新闻的一线,这个“神秘又古老”的角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乡土中国》中的论述可以解我们心头之惑。首先,对于中国人,公与私是相对的。社区中谁家吵架、谁家漏水,这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却又是与每个邻居息息相关的公事,因此居委会大妈才得以介入。相反,如果是在公私分明的美国,这样的角色可能会因为侵入人家的私生活而被告上法庭,乃至一命呜呼。其次,人们之所以愿意服从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人物,是因为她扮演着古代“长老”的角色。由于她们的威望和年龄优势,使得他们成了掌管礼治教化的“长老”,以各打五十大板的简单形式,就能调停争端,维护秩序。

今天,我们早已经告别了居委会时代,社会也不再那么“乡土”。人员的流动性、生活的快节奏带来了邻居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壮丽景观,“居委会大妈”这个身份也就变成了一个或许值得铭记的社会标本。

03 《乡土中国》告诉你为什么“小哥哥”“小姐姐”这么流行”


对陌生人的称呼,一直都有特别的门道。老乡、同志、师傅、大哥、美女等等“老土”的称呼都逐渐遭到了年轻人的唾弃,而“小哥哥”“小姐姐”这样的叫法却流行了起来。是不是这种称呼就不“土”了呢?其实不然。

“哥哥”“姐姐”正是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根基。《血缘和地缘》一章中,费孝通先生梳理了中国社会关系的两条脉络,其一为血缘,其二为地缘。在血缘关系下,中国“小家族”式“男女有别”家庭结构中,哥哥、姐姐正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之所以在陌生人之间攀上“血缘”,是寄希望于通过这种称呼来打破传统上“两性之间的矜持和保留”,也避免陌生人之间人情的“清算”,因为对哥哥、姐姐是没必要那么生疏或古板的。因此,当我们开口对陌生的男生或者女生称呼“小哥哥”“小姐姐”时,常常就不觉得脸红和尴尬了。

那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小”呢?费孝通先生的分析也可以供我们借鉴。在我们的社会中,“长兄如父”的情结长期存在,“哥哥”“姐姐”由于辈分和年龄的原因,都是带有权力差距的,这个称呼下是没有戏谑亵玩的余地的。“小”恰恰弱化了这种差距,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一点,突破了“礼”的约束,从而成就了这个特别的称呼。

04 你是“中医粉”还是“中医黑”?”

我们小时候都吃过中药甚至常吃中药,可是如果细心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却越来越少求助于中药了,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不仅我们自己,社会上关于中医的争论也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中医黑”涌上舞台,反思中医的声音也层出不穷,这又是为什么呢?

《乡土中国》的最后一章告诉了我们答案:社会运行速度加快了。在过去,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盲目的实验”,秉着“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人们能够接受“先有行为,后有思想”的做法。也就是说,尽管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某种药物的特殊功效,只是观察到了草木和某种疾病之间的联系,便敢于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做出尝试。但是,现如今,现代生活要求人们有充分的计划,不仅要知道某种药物以何种原理直击病灶,甚至还要知道它会达成什么程度的效果和副作用,这都是中医所不擅长的,人们也再没有时间容忍“试错”,中医的发展便开始停滞甚至衰落了。当代中国的情况更为特殊,如果和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近四十年间人们经历了西方数百年的加速度,以至于我们的童年和青春期都可以说是分处两个时代,从板蓝根到对乙酰氨基酚的跨越,自然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上面举的例子,仅仅是《乡土中国》这个显微镜下的寥寥数点风景。如果你还想知道中国人热衷买房的动因、了解我们的记忆和时间观、读懂孔子“忠”与“仁”、透视中国家庭的性质、解读KOL(意见领袖)诞生的条件……等等问题,拿起《乡土中国》细细琢磨,相信没有你找不到的答案。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编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思考:

思考1:你认为《乡土中国》中还有哪些论述能用来解释当今社会中的现象?试举例说明。 思考2:结合原著,你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中国的“乡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3:随着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社会经历着空前的改变。结合书中观点,你认为我们的社会未来有可能彻底摆脱“乡土性”吗?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3dcbd2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