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开展篮球活动的优势及必要性 摘要:篮球运动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开展篮球运动的教育,最好是从娃娃开始进行,因此幼儿园开展篮球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对幼儿园时期幼儿的篮球教育进行分析其优势及必要性,并总结其教育方法。 关键词:篮球活动;幼儿教育;教育方法 篮球活动能够非常好的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幼儿园的小朋友往往处于幼儿时期,因此适当的开展篮球活动能够非常好的帮助幼儿加速成长,增强体质,帮助小朋友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 开展幼儿园中小朋友体育锻炼的背景 由于现今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而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大问题,为了使国家的未来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只对小朋友进行理论知识上的教育往往是不充分的、片面的,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其最终得到全方面的发展。由于篮球运动对于发展幼儿体育锻炼的独特优势,使得篮球运动逐渐在幼儿园普及,成为了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一项幼儿运动。 2 在幼儿运动中篮球运动的优越性 2.1 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身体素质 篮球作为一项能够锻炼人体全身素质的运动,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全面身体素质。人类在幼儿阶段时,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不完善、尚未发展的情况,同时在幼儿阶段,人类的各项身体机能都是最有潜力的,只需要经过一定程度上的训练,就能够使幼儿的身体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篮球运动的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 2.2 篮球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篮球运动十分讲究团队之间的配合,众所周知,篮球运动不仅只是身体层面上的运动,它还需要强调两个篮球团队之间配合能力比拼。因此,篮球运动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幼儿与同龄人之间交流的能力,并提高幼儿对于在团队之中相互配合以及听取他人命令的能力,有利于幼儿今后在社会层面上的不断发展。 2.3 篮球运动符合人类在幼儿阶段的好动天性 人类在幼儿阶段,普遍比较贪玩,乐于与同龄人开展各种各样的运动,而篮球运动作为对幼儿各项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一项体育运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幼儿的各方面素质。同时,在幼儿园普遍有序的开展篮球活动的情况下,幼儿可以消耗掉他们自身的旺盛精力,并能够很好的开展体育活动,使他们自身对篮球运动也充满了兴趣,培养幼儿对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又在幼儿旺盛的精力被消耗掉的情况下,也避免了幼儿自身进行体育活动而导致自身遭受意外伤害的可能性。 3 篮球运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可行性 篮球作为一项简单的体育活动,开展篮球运动相比较于其他的运动项目之外,开展运动的条件少,运动的可行性高,只需要一片场地就可以开展最基础的篮球运动。同时,篮球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早,因此我国人民群众对篮球运动普遍有着较高的接受程度,在幼儿园当中开展篮球运动教育也比较能被大众所接受,而又由于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久、发展程度较高,这就导致了篮球在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玩法,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一些有利于幼儿进行篮球运动的篮球规则,也可以采用专业的篮球规则对幼儿进行教学,总而言之,对于幼儿的篮球需要具体的情况去进行具体的对待,不能将成人的篮球规则直接套用进去。 篮球运动又是一项受到全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众多的比赛项目,在我国也有着大量的忠实球迷观看篮球赛事,而这些球迷都最终会为人父母,拥有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向幼儿开展篮球教学,同时也会调动这部分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孩子一起进行篮球运动,贴近幼儿与家长的亲子距离,减少家长因为忙碌而不理睬或减少对孩子的关系的现象,保证了幼儿父母教育的完整性。 幼儿园在开展篮球运动的教育方法上面,应注意对幼儿的心灵训练,篮球运动对于幼儿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体现在长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将重点放在这上面,因为毕竟幼儿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训练都难以与成年人相比较,因此,对于幼儿情感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上的培养才是幼儿园方应着重重视的方面,幼儿园可以不需要拘泥于正规篮球比赛的规则,可以结合幼儿园低龄化的特色,自行设立出一些适合幼儿进行篮球运动的篮球比赛规则,帮助幼儿了解篮球的规则,明白篮球之前相互配合的团队运动项目,并可以采取家校联合的方式,发动家长和幼儿一同开展游戏,发挥出家长和幼儿对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篮球运动作为受到我国广大人们群众广泛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能够极大的提升幼儿的各项素质,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篮球运动十分具有优越性且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德洋.幼儿园开展篮球教学的优势和必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9). [2]李娟.幼儿园开展篮球教学的优势和必要性[J].甘肃教育,2015(19). [3]邱燕,刘桂平,朱小龙.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价值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fed792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