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文阅读《入若耶溪》《南湖早春》 教案

时间:2022-08-03 19:1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单元预习课

教学内容:主题丛书:《入若耶溪》《南湖早春》 教学目标:

1.感受律诗韵律之美,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律诗韵律之美,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唐诗五首》,今天我们继续感受唐代律诗之美。

二、诗中有律 组织学生从《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中任选一首诗歌,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以下三项任务,然后展示。

1.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

2.根据预习课所学知识,分析这首诗歌的格律特点。 答案示例:以《使至塞上》为例。这首诗共八句四联。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对偶)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偶)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全诗押“ɑn”韵,偶数句尾字押韵。

3.从诗歌意脉的角度,分析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 答案示例:以《渡荆门送别》为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起)首联点题,叙事为主,交代事由。写诗人乘舟离乡来到荆门。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承)颔联以移动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山水的广阔境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转)颈联以静观角度通过描写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表现江上美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合)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不说思乡,却说江水情重,不舍自己。

三、诗中有画

1.安排学生阅读本图书第125 页“单元学习任务”中的“任务一”,教



个案设计






师对任务稍作修改,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艺术通融的体现。从三首古诗中选择最富画面感的一联,为其设计一幅插图,将诗歌留给你的最美印象呈现出来。

2.各小组展示画作,并分享选择这联诗歌的理由以及设计插图的依据。 答案示例: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境界阔大,写出广阔无边的大漠之上, 烽火台上一缕烽烟直上云霄,远处黄河滚滚,一轮又大又圆的落日悬于其上的奇特壮美画面,线条清晰,意境雄浑,逼真传神。

《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描写江上美景。朗月映照水中,而水平如镜,清澈明亮,倒映的明月好似天上月飞入水中,水天一色,澄澈透亮。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样变幻多姿,令人陶醉。

《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着眼于禽鸟知春,显得生机勃勃,而且借鸟儿写出乍暖还寒时候的情景,描写细腻。

四、诗中有情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和图书中的《南湖早春》,品读诗中关键语句,感悟诗歌情感,分别探究以下问题:

1.有人说《渡荆门送别》的尾联在表情达意上具有“无理之妙”,你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江水本是无情的,但是作者却想象奇特,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转而写江水对诗人依依不舍,万里送别,看似无理,实际上更曲折也更深沉地抒发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2.《钱塘湖春行》和《南湖早春》都是白居易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试作分析。

答案示例:《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欣赏西湖春景时内心的喜悦之情。

《南湖早春》表现了诗人身受疾病折磨,忧国忧民的消沉的心情,前几句景色描写反衬了这种忧伤的情绪。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诗人只能痛心地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在赏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五、布置作业

阅读本图书第五单元“片段集锦”的内容以及文章《荷塘月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2e528d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