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就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机会成本: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比较优势:生产x物品时放弃了较少的其他物品的生产者,生产x物品的机会成本较小,在生产该物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 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者劳务的需求的总和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也减少(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价格上/下限:法定最高/低价格 (当政府队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产品)(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过剩)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实际支付的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无谓损失:买者和卖者因税收遭受的损失大于政府筹集到的收入,当税收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减少被称为无谓损失,税收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好处 出口: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物品出口国,国内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差,从赢家收益超过输家损失的意义上看,贸易使国家经济福利增加 进口: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物品进口者,国内消费者状况变好,生产者状况变坏,从赢家收益超过输家损失的意义上看,贸易使国家经济福利增加 国际贸易的其他利益:增加物品多样性,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加强思想交流 外部性:当一个人从事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不付报酬又不得到报酬的活动,产生 外部性内在化政府解决: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公共政策: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矫正性税收与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经济分析批评 私人解决: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行为,各利益方签订合同 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的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的配置资源,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不论最初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结果是有效率的 私人解决方法无效原因:交易成本,谈判容易破裂,各方利益难以达成有效率的协议 公共物品特征:无排他性,无竞争性;公共资源特征:有竞争性,无排他性 搭便车者问题: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却避开为此付费的人,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这问题使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可以潜在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确定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 公地悲剧:当一个人适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水手减少公共资源的消耗来解决问题,此外政府有时可以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经济利润:企业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总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企业总收益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成本曲线:递增的边际成本,U型的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者和卖者,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相同,企业自由进出市场 沉没成本:当一种成本已经发声而且无法收回时,这种成本就是沉没成本 垄断企业:如果一个企业是其产品唯一的卖者,而且其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物,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垄断企业,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原因有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自然垄断: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 价格歧视:企业以不同价格把同一种物品卖给不同的顾客 治理垄断的方法: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反托拉斯法),价格控制管制垄断者的行为,把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不作为 GDP:国内生产总值,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NX净出口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投资:是对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 CPI:消费物价指数,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如何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个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的百分比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生产率如何决定: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生产资源,技术知识 追赶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就更容易实现增长 劳动力参工率:总成年人口中劳动力所占的百分比 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自然失业率: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波动 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摩擦性失业: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所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劳动的供给量大于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需求量 失业原因:工人寻找合适技能与嗜好的工作时间,失业保险摩擦性失业增加,最低工资法把不熟练无经验的工人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增加劳动供给引起过剩劳动,工会 市场势力,效率工资理论高工资改善工人健康状况,降低工人流动率 失业保险:给失去工作的工人提供部分保障,减轻失业痛苦,也增加失业量 工会: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提升工资引起失业 效率工资理论: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经营会更具效率 费雷效应:当美联储提高货币增长率时,长期的结果是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成本: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更频繁的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由于税法非指数化引起的意想不到的税收义务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不便,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财富再分配 总需求移动: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总供给移动: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 指数化:根据物价指数对工资的一种校正,使得公众在通货膨胀之后依然拥有相同的购买力 乘数效应:政府支出可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支出,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乘数效应,因为总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者的额外支出 挤出效应:当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升时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减少称为挤出效应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菜单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 通货膨胀:经济中整体物价水平上升的情况,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62e5a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