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 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基于以上的理由,历代“别”因虽多,但不外以下几种:赴任迁谪、落第归隐、同志为友等等。 1.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长相思》(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雨铃霖》(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朝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ca03d665ce05087732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