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课题课堂教学展示设计 《一碗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A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设计思路: 《一碗水》是军旅作家吴然发表在《儿童文学》中的一篇抒情短文。文章生动流畅,充满情趣,特别是描写小动物来泉水边喝水的那段,写得很有感染力。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依据这一理念,设计本课教学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掌握技能,进行能力训练,切实体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检查纠正读错的字音。 3、认读生字。 三、读课文理思路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这一眼泉水,你有什么问题? 2、读后交流整理 四、再读,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五、指导写字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密密的树林里,阳光透过树叶,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在密林深处的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一碗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被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所吸引,再直奔主题,使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回顾课文,找准中心 过渡:这一碗水人们不但名字独特,老人们还给了它很高的赞誉呢!读读课文,看看人们是怎么称赞他的?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设计意图】将教学的切入口放在此处,由它为起因创设一个个生动的解读情境,抓住了脉络清晰地教学主线,以便于讲解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细读研讨,理解课文 过渡:“灵泉”中的“灵”你是怎么理解的?(灵性) 1.怪不得一切事物在喝了一碗水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哪儿变了呢?读读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说。 (2)指导朗读。 2.学习3-6自然段。 过渡:鸟儿动听的歌声,小松鼠的机灵,孩子们的聪明都是喝了这一碗水---这一眼灵泉,所以让他们也具有了灵性。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3-6自然段,从课文中找找,山喜鹊、小松鼠和孩子们的灵气都体现在哪了?画出有关的句子,和小伙伴读读并说一说。 (1)自读,圈画 (2)小组内交流 (3)指导朗读 拓展一:仿照动物到泉眼边喝水的情景,自主选择一种动物说说它们是怎样喝这一碗水的,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动笔写下来。 拓展二:看到这么美得一幅画面,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实际上,这一碗水的灵性还体现在它本身,读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泉水真正的灵气。 (1)自读 (2)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体验一碗水带给人们及动物的乐趣,彰显“灵”性,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文本的空白处,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cbf18f960590c69fc376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