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模板 一、某些词语的含义 1.代词的指义 2。特定词语的指义(运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手法) 揭示含义后理解句子 二、某些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内容上+结构上) 1.某些词语的特殊性 2.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的表达。(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 结构上的特殊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三、 概括段意 1. 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 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四、 修辞手法的作用(本身作用+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五、说明方法 1. 举例子: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 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3. 作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 打比方: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5. 引资料: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6. 分类别: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7.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8. 作诠释: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9.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10. 列图表: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七、词语调换或顺序调换 1.词语调换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2)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词语的顺序调换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4b0b34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