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势磅礴的唐代长安城中,有三处美轮美奂的宫殿群体,这就是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这三座宫城彼衰此兴,在唐朝历史的不同阶段上,各自扮演重要角色。 太极宫 太极宫是大唐帝国第一个政治中心,是都城长安第一大的宫殿群,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主要在这里办公、起居、娱乐和举办各类大型政务活动。太极宫拥有殿、阁、亭、馆三四十所,加上东宫尚有殿阁宫院二十多所,构成长安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当中包括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太极殿、两仪殿、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 太极宫由于是唐代最早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或大内;又因其位置在大明宫之西,亦称西内。初唐高祖、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贞观之治” 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著名故事也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以后,政事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与昭宗仍有部分时间在西内听政,这里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 太极宫的宫内布局非常讲究,与整个长安城总体布局一样以中轴部位突出主要建筑。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一系列高大威严的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举行大典之处。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同时,“内廷”部分也是“后寝”,其中两仪殿、甘露殿等殿院及山水池、四海池,为唐代皇帝日常活动及后妃居住的生活区。 大明宫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自唐高宗开始,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这座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宫殿成为唐代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之久。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的就是大明宫当时极尽巅峰和辉煌的情景。 大明宫选址于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是中国古代最宏伟和最巨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巨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其面积为北京紫禁城的4倍,相当于3个凡尔赛宫,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罗浮宫,15个白金汉宫,500个足球场。这宫共有11个城门,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保持了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街道的记录。 富丽堂皇的大明宫同样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是办公区,沿着南北向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内廷则是皇室居住、娱乐等生活区,皇帝也在内廷举行和国家政务相关的活动。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仿效,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承继了这种格局。 在历史上,大明宫也历尽沧桑。中唐和晚唐时朱泚和黄巢先后据此称帝。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干宁三年(公元896年)被烧毁。数年后,因为战备的原因,宫殿的遗迹也被拆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兴庆宫 兴庆宫,号称“南内”,为唐代长安“三内”之一,也是唐玄宗时代的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宫内著名的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亭台楼阁,也留下了唐玄宗与爱妃杨玉环无数浪漫的爱情故事。 兴庆宫原是唐玄宗李隆基作太子时的藩邸。李隆基即位后,改建旧邸为新宫,因而兴庆宫兼有宫殿与园林之胜。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宫内兴庆殿接见过波斯景教教士和日本友人。唐玄宗、杨贵妃也常在兴庆宫内举行大型国务活动、文艺演出,因而在唐诗中留下无数佳作名句。 兴庆宫整体布局特征因地制宜,风格多样,如正宫门向西开,可谓别出心裁。整座宫殿区没有一条全域的中轴线,这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由于兴庆宫在都城东南部,为了连接位于都城北部的大明宫、太极宫两座宫殿和城市南部边缘的游乐场所曲江池,唐玄宗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和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两次顺外郭城的东墙修筑了由兴庆宫通往大明宫和曲江池的夹城,夹城全长达7,970米。 “安史之乱”后,兴庆宫失去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安置退位太上皇的处所。唐玄宗退位后,就住在这里。经过唐末战乱,兴庆宫殿宇楼台几乎全部毁灭,到清初,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f71586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