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教学建议: ①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容易掌握知识。 背景 目的 内容 效果 苏维为了战实行余粮收集埃政权面胜国内外敌适应了战时需要,制;实行广泛的工业战时共临国内外人,巩固苏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国有化;取消了自由产主义敌人的进维埃政权,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贸易,实行实物配给政策 攻,苏维埃实现到共产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制;实行成年人劳动政权困难主义的直接了苏维埃政权 义务制 重重 过渡 以固定的粮食税战时调动了广大人民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共产主义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为迅速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政策已不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恢复被战争形式,实行国家资本新经济适应新情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破坏的经主义;允许商品买卖,政策 况,面临严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济,巩固苏实行自由贸易;废除重的经济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维埃政权 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危机和政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制,实行按劳取酬的治危机 苏维埃政权 工资制 ②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建议运用教材上的图表《1913年——1925年的苏俄的农业生产情况》和《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并从网络或有关书籍中补充一些资料,说明苏俄在1913年——1925年发生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从个人的探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济发展中规律性的东西。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习作。 ③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赛的形式来实现。 辩论赛活动题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作品呈现方式:辩论赛:正方: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反方: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性质。 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在实践中的反映:它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必须解放生产力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27da2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