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认干亲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7年第10期 “认干亲”是流行全国的一种保育习俗。在北方叫“认干爹,干妈”;在南方则称为“认寄父、寄母”,俗称“拜过房爷、过房娘”。民间独生子女、体弱多病的小儿、数胎夭折后之新生儿、老年所得子嗣,为求其健康成长,父母便将其“认”给人丁兴旺之家做“干儿子” “干闺女”。 婴儿时期拜认的干亲可能是永久性的,终身保有这种关系,也有可能是临时性的,多则三五年,少则匆匆一晤,从此各不相干。“认干亲”的对象有的是人,也有的是物。其目的一是怕孩子娇贵,不好生养,或是以前生子夭折,怕自己命中无子,借“认干亲”消灾免祸,保住孩子;二是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认干亲”来转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为了让孩子好养,“认干亲”一般都喜欢认儿女较多或贫寒的人家做义父、义母,因为儿女多的人家,孩子就像成群的小动物一样,容易长大;另外,贫寒的人家,小孩一般较多,又不娇贵,反而容易养活、长大。当然,也有两家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愿认对方儿女作义子、义女的事情。也有找石磨,石碾,古老的树木等为干爹干娘的,以求其结实强健。 河南省周口一带多与刘姓、程姓结干亲,取“留”“成”之谐音,祝福子女成人。河南修武县人“认干亲”,选取幼儿父母凌晨外出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人或由此人介绍的人家。认亲对象确定后,其仪式为干娘拿一个碗、一双筷、一件衣服送至干儿女家,由其款待一番即成干亲。讲究之家也有写“承继帖”的。认与石磨、石碾者则由父母带领向石磨,石碾焚香叩拜。在周口要举行“干儿出生”仪式,由干娘缝制一条不连裆的裤子,让所认干儿女从裤裆中钻出,以示干娘亲生。其后每年干娘都要为其干儿女“挂锁”,即用一红线穿一枚铜钱,挂于干儿女脖颈上,一岁穿一枚至十二岁。届时,再由干娘为其“脱锁”,干儿女生母用锁将颈带十二枚铜钱串的子女拴在桌腿上,由干娘用钥匙打开,从此干儿女便成为“大人”了。之后,干亲之间逢年过节仍然来往,此俗今日仍存,但迷信色彩渐淡。 “认干亲”的习惯,因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礼节习俗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既然要“认干亲”,那么就得择一个吉日举行仪式。届时,做父母的除了要准备丰盛的酒席外,还要替自己的孩子预备孝敬干爹、干妈的礼物。这份礼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给干爹的帽子和送给干妈的鞋子,另外,还要配上衣料之类的物品。当然,干爹、干妈并不是只进不出。干爹、干妈送给干儿子、干女儿的东西一定要有饭碗,筷子和一把“长命锁”,另外,还要有一套小衣服,鞋袜、帽子、围嘴和兜肚等。过去,为了这些礼物,有钱的人家都是到首饰店去订做银碗银筷,或者到寺庙去讨要木碗,以免小孩失手打碎。如果万一打碎碗的话,就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6cd07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