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哲理与写作规律之感悟

时间:2022-04-13 05:10: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哲理与写作规律之感悟

作者:廖伦建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3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的哲理诗蕴含着极为形象的写作理论。从古代哲理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的实践,写作角度的选择事关写作的成败等等。我们可以从诗入手,引出哲理;去抽象,增形象;去枯燥,增趣味;在诗歌美妙的意境中,看到写作的智慧;在美的薰陶中,受到哲理的启迪。

关键词:古诗 写作与生活 写作角度 继承与创新

我国古代的哲理诗是极为丰富的的艺术宝库,蕴含着极为形象的写作理论。如从古代哲理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的实践,写作角度的选择事关写作的成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写作的重要规律等。我们可以从诗人手,引出哲理;去抽象,增形象;去枯燥,增趣味;在诗歌美妙的意境中,看到写作的智慧;在美的薰陶中,受到哲理的启迪。

一、“问渠那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南宋哲学家朱熹有一首《观书有感》诗,颇具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诗乃朱熹读书时偶有感悟而发:半亩大的池塘像镜子那样明澈,可以照见天光云影在塘水中来回晃动。要问为什么塘水这样明净?因为上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来啊!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优美感人的文章就好像清澈见底的半亩方塘”,但怎样才能让文章优美感人呢?关键在于要深人生活。“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一切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我们无论写什么文章,其素材、主旨、情感都来源于生活。人们只有投身到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去,不断汲取养料,才有可能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作品。如果失去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文章就会干巴巴的空洞乏味,而且面目可憎。那些写文章时得心应手、文如泉涌的人,必定是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对生活比较敏感的人。对生活视而不见,不闻不问的人,我们只能称之为“生活的漏斗”,他只能写一些干巴乏味的文字,抒一些无病呻吟的情感,谈一些空洞造作的见解。这样的文章又怎能“天光云影”,多姿多彩,像明镜一样洞察心灵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有志于写作的人,将永不满足地从生活的宝藏中开掘。没有棉花就没有棉纺织技术,没有写作的材料就谈不上写作的技巧。鲁迅先生听到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英勇业绩后,非常感动,很想写一部小说反映这一题材,在具体结构上、技巧上,已决定“像《铁流》似地写”。但是终于没有写。为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回答国际文学社问》中说:“在创作上,则因为我不在革命漩涡中心,而且久不能到各处去考察”,“资料不十分熟悉,怕写不好而因此搁笔”。但未完全脱盲的高玉宝,却能完成三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可见,有材料,无技巧,经提高后可望成为佳作;无材料,有技巧,则无法写出好文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获得写作的源泉,一是平时要留心观察,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采访,三是要有计划地深入体验生活。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朱熹的诗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那么陆游则直接明了地告诫我们,只学些书本知识,不亲身实践,写作的能力是无法提高的。请看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前两句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遗余力,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可中途懈怠。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写作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它要求作者生活阅历增多,知识储备丰厚,思想水平提高,表达技巧熟练,以上这些不是短时间内能突击达到的。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日积月累。

这首诗的后两句旨在说明要了解某一事物,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你想知道哈蜜瓜甜不甜,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你想学会游泳的本领,你就得下水去反复历练;你想提高写作能力,仅靠学些写作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解地训练,实践出真知,功到自然成。

从规律上说:写作能力从来都不是单靠“听”出来的,或是“看”出来的,而主要是靠动笔“写”出来的。写作、写作,就是要多写多作,常写常作。老作家、著名语文工作者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和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的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反复刻苦的历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你狠抓了写作这个环节,当然仍有写得不很好的可能;但如果不抓写作这个环节,不反复历练,那就绝无写好的希望。

写作理论能直接传授,写作技能却无法直接传授。因而创作无世袭。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谈写作角度的选择

宋代文豪苏轼游览庐山,只见峰峦迭嶂,云雾诡谲。他漫步迂回小路,往来山中南北。不同的时地,使他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横看,连绵不断的雄浑巨岭;侧看,变成陡峭奇绝的山峰。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观看,庐山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秀丽姿色。于是,他欣然命笔,写下了传颂千古,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干世界,丰富多彩。就其中的每一种事物来说,也是复杂变化的,这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事物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认识它、理解它;一个材料,也可以从各种角度去使用它、发挥它。就写作而言,反映客观事物有正面表现、侧面表现和反面表现;表现技巧有以大喻小、以小喻大;叙述有直叙和借叙,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但是,这许多角度中,必定有一个是最能说明事物的本质意义,最能体现材料的真正价值的角度。只有选择最恰当的表现角度,才能最精彩、最简捷、最有力地再现它们。一篇文章表现角度选择得好,可事半功倍;角度选择不当,甚至会劳而无功。

清朝彭绩曾作《亡妻龚氏墓志铭》一文,其中写道:

嫁十年,年三十,以疾卒。诸姑兄弟哭之,感动邻人!于是彭绩得知柴米价;持门户,不能专精读书;期年,发数茎白矣。


这则墓志铭没有正面叙述龚氏的为人品德,只用“嫁十年,年三十,以疾卒”九个字概述了她的生平,其后大写因其去世,“诸姑兄弟”如何悲伤。众所周知,姑嫂关系难处,(伯)叔嫂关系拘谨。而偏偏是难处的“诸姑”、拘谨的“兄弟”,哭声感动了邻人!龚氏为人如何,丈夫怎样悲伤不是更清楚了么?后面又叙述彭绩自己因妻逝世,才知柴米价;因无人撑持门户,从此不能专心读书,虽然仍未正面写龚氏,但她持家操劳,苦己成夫的精神已跃然纸上。当人们读到彭绩因过于悲伤,才一年,头发已花白时,不觉感叹、肃然。这篇铭文的成功,就在于表现角度选择得好。如果全面铺开,正面描写,文章势必冗长,读者也易乏味。

四、“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谈写作的继承与创新

社会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新事物在层出不穷地产生着。新事物是从旧事物内部产生出来的,它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成长的基础,即吸取和继承其中合理的东西。拿写作来说,凡是有成就的作家、诗人,总是博览群书,虚心学习前人的成果。但是学习前人的诗文,决不是为了简单的重复,鹦鹉学舌,亦步亦趋。真正出类拔萃的作家、诗人都是有创造性的,力求在主题上开掘激动人心、引人深思的新意,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不落旧臼。我国著名女词家李清照,就是位能刻意创新的人。她的许多名句,或辞由已出,新颖独创,不受前人成规的束缚,或融会旧句,写出新意,把自己的经历变成美丽感人的意境。例如,她的《声声慢·秋闺》,一开头连用七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创意突出,情景真挚。她写这首词时,已是晚年了,夫死无子,孤独无依,且兼国难当头,颠沛流离。她希冀得到一些个人安慰,看到一线国家光明,所以“寻寻觅觅”。然而她看到了什么呢?依然是外寇日日深入和南宋小朝廷苟且偷生,于是心情转为“冷冷清清”,产生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深沉悲哀,即“追求——幻灭——悲哀”的过程。十四个叠字,反映了苦难深重的时代,国破家亡的不幸。这种叠字,古诗早已有之,如汉代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其二中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木兰诗》中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但连下七叠,立意深邃如此者,则是没有的。所以后人评论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词家叠字之法”。

有个诗人叫乔梦苻,看到李清照的《声声慢·秋闺》词连下了七个叠字,博得诗坛盛誉,于是他写了一首《天净沙》,一口气连用了14个叠字,以为这下可把李清照比下去了。其效果如何,“奇文”共欣赏: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停停当当人人。

这首诗既缺少深刻的主旨,也谈不上表现手法的创新,完全是14个词的杂乱堆砌,什么意思都没讲清楚。与李清照的那首词比较可谓有天壤之别,后代评论家讥之为“丑态百出”。

廖伦建,湖北成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574e9e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