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回到故乡再出发 作者:阎 扶 来源:《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1年第03期 阎扶,1971年生,山西翼城人。现为杂志社编辑、记者,居住太原。阅读者,写作者。著有诗集《把灿烂收起》《虚妄》,随笔集《传说》。 去年国庆,与两位朋友,沿着浍河徒步旅行。浍河是汾河的一条支流,流经翼城。我们从浍河水库出发,上溯它的源头。秋天黎明寒冷,红色霞光缓慢照临,北边山脉线条越来越清晰,清碧的水荡起波痕。我们经过一个一个村子,苍耳沾上裤腿,红色的牵牛花开满人家院落篱笆。有人下到井边挑水,一个小院子里堆起玉米棒子。这些年里,青壮男子大都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是一些老人和不多的孩子,不免有些寂寥。然而我们无比兴奋,闻到泥土的清香,看见收割后的大地,大地上的无尽风景。我们在河的两边来回穿插,有时远些有时近些。我出生和生长的村子,一个在河流北岸,一个在南边不远。在我心里,这一大片熟悉、陌生的村子,都是故乡。太阳越来越热,河流越来越细小、清澈。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故乡是他永恒的构思之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有的写作者故乡在纷繁的都市,有的在热闹的县城,有的在人来人往的镇子,有的在鸡鸣狗吠的山庄。故乡大小范围不同,有人一直盯住某条街道不放,有人则把一条大河流域全部囊括进去。看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许多写作者都是在写故乡,在写发生在早年时光的故乡人、物、事。我想我的故乡,乃是从天边流出的河,是一块一块连接的田亩,是枝头饱满的苹果园,是从高低屋檐下走出来的人,是传说的发生地,是编织无尽故事的秘密之境。 1989年高考过后,我去了南方一座城市上学。城市雨雾连绵,但处处青翠,让人无比欣喜。可以有大块时间读诗、写诗了。就在那时,不期而遇海子的诗。那种秘密的狂喜,至今还保存在记忆里。下午基本没课,我一个人坐在那间期刊阅览室里,遍翻合订本,搜寻海子以及其他几个诗人的作品。值班的是位老太太,看书的基本就我一个人。有一次她竟然忘记我了,锁门而去。我抄录下了搜寻到的海子的每一首,至今还能随口背出十几首。《五月的麦地》《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树》《祖国(或以梦为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这些诗篇,让人难以忘怀。海子是个歌唱麦地、歌唱农业文明的抒情诗人,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喜欢上了他。同样面对故乡,他和俄罗斯的叶赛宁不一样,叶赛宁站在月光下,海子站在日光下。 那些夜晚潮闷难熬,躺在凉席上,我不时忆起故乡,忆起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个一个场景,情不能已,写下行行简短句子。毕业回到故乡,进入工厂上班。很长一段时间,一边把记忆中的片断剜出,一边继续生成新的剖面。一个人有黄金岁月,必得诗歌相伴。与其说我把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64d13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