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答张十一》阅读训练及答案

时间:2023-03-06 15:05: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贫笞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踯躅:杜鹃花的别名。此处“未”字领起“报”与“知”。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陡”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勾勒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猴猿啼鸣,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传递出人烟稀少的空寂。

B.颔联是两组近景特写,小笋萌生、鲜花绽放之景为冷落荒僻的村野点缀了些许鲜艳明快的颜色,比拟手法使得描写生动传神。

C.尾联直抒胸臆,点明忧愁的心境和原因。看罢书信顿觉白发加半,直接表达对仕途坎坷、年华逝去的悲愤,是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

D.诗中景物很契合诗人的处境与心情。环境之空寂更添远离繁华京城后的孤独凄凉,开之悠闲更使身居闲地身为闲人的诗人触景生愁。

16.中国古典诗歌有“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请据此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6) 参考答案:

15. C(“斗觉霜毛一半加”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写愁不说愁,借霜毛陡加曲折说出,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含蓄,韵味醇厚悠远。)

16.“怨而不怒”是指心有不满但能节制住它的情感,不使之发展成为愤怒,是中国古诗抒发情感讲求节制有度的一种传统。(2)诗人称贬谪之地为“死所”,“送生涯”的“炎"之地,蕴含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愤怨不平,以及回归无望的悲慨沉痛。(2)但是诗人的哀怨情感节制有度,“莫令”劝解自己和友人不要在“炎瘴”之地沉沦下去,并憧憬未来建功立业以“报君恩”,让本应浓重的愤怨显得敦厚平和。(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d9624f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