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学习小说三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 鉴赏老人的形象,体现小说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情境法 2.启发感 3.问题探究法 4.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以课前视频欣赏导入)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大家熟悉、喜欢的电视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同学们听后感觉说的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阵,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地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二、作者简介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过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指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指出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并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明确:(1)鲭(jīng)鲨 下颚( â ) 脊鳍( qí) 嗜(shì)杀 攮(nǎng ) .....榫( sǔn)头 戳(chuō ) 嘎( gā )吱 吞噬(shì ) .... 鳐(yáo )鱼 蹂躏(róu lìn ) 攥(zuàn )住 黏( nián )液 .....(2)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航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的高潮。 四、梳理课文情节 1.因为本文节选的部分较长,同学们看一下共有多少段?我们来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97段,根据五次与鲨鱼搏斗,两次搏斗后的心理活动,最后返港回家把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2.节选部分老人进行了几次搏斗,对象是谁?老人各次搏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武器使用结果怎样? 明确: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 第一次是一条鲭鲨、使用的武器是鱼叉和绳子,结果绳子断了,鱼叉沉了。 第二次是两条星鲨、使用的武器是绑着刀子的桨,结果刀钝了。 第三次是一条犁头鲨、使用的武器是绑着刀子的桨,结果刀断了; 第四次是两条星鲨、使用的武器是短棍,击退了两条星鲨。 第五次是成群结队的鲨鱼、使用的武器是短棍,舵把,结果舵把折了。 3.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 明确: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手受伤了; 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 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 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4.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怎么样的? 明确:捕到鱼,并顺利返回。每次胜利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5.在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 明确: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五、分析本文写作手法,探究写作目的 1.文中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使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请同学将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内心独白找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他们忠实的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色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6432d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