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真是“赔钱赚吆喝”?

时间:2023-01-31 09:09:4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郑和下西洋真是“赔钱赚吆喝”?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2020年第10



竹映月江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带领百余艘朦艟大船,越海渡洋,正式开启大航海的壮举,史称“郑和下西洋”。

这场大航海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它不但标志着早在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我国就已具有了远洋航行的能力,更是在世界舞台上秀了一把明朝的“软实力”,将大明王朝的声望远播海外。

大明王朝在聚光灯下享受着八方来朝的同时,郑和下西洋之举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比如明朝车驾郎中刘大夏就曾质疑: “三保‘郑和’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回来又有什么用?”

随着时间的发酵,“郑和下西洋是赔钱赚吆喝”的说法愈发深入人心。几百年来,屡屡有人调侃郑和下西洋不过是朱棣的一场面子工程。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收益究竟如何?这场大航海真的是“赔钱赚吆喝”吗?

这要从下西洋的目的说起。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朝官方盖章认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两个目的,一是寻找建文帝,二是与周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单从这两个目的来看,郑和的确没有找到建文帝,却依旧花了一大笔路费,而与周边小国的外交似乎更像明王朝的一场自嗨,实在是干了一件“赔钱赚吆喝”的亏本买卖。然而,寥寥数语的官方记录并未道尽郑和下西洋的全部目的,在官方记录的背后还隐藏了郑和下西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发展经济。

明朝初期,手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迅猛增加的商品产量为明王朝开拓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当时销路最广、获利最多的市场正是海上贸易。明王朝就这么在经济规律的裹挟下,将眼光投向了湛蓝色的海洋。

其实,类似“下西洋”的操作,明朝并不是第一家。高度重视海外贸易的北宋王朝,也曾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下西洋”,大举派海船出访东南亚各国,且高调采购列国货物,鼓励各国商队来华贸易,然后就有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红红火火的景象。

而明初的外贸政策,其实也是宋代这种“官方垄断海外贸易”政策的延续。为了独享海外贸易的丰厚成果,明王朝还在民间实施了严格的海禁,独家垄断了海上贸易的巨大市场,以便获得高额利润。即使是厉行民间“片板不得下海”政策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打过海外贸易的主意,朱元璋在位时,就曾与琉球等国家展开过对外贸易。但由于倭寇猖獗,海面上乱成一锅粥,当时的贸易规模十分有限。

到了永乐年间,大明国力空前强盛,打开海外贸易市场的时机也已成熟。所以朱棣登基后,立刻重建了曾因倭寇侵扰而废弛的市舶司,建立了完备的海外贸易管理体系。万事俱备后,明廷以郑和为使臣,率领船队穿梭于各国之间,打着赍赏的旗号开展官办贸易,为“靖难”后百废待兴的明王朝打通了一条经济输血大动脉。


明王朝的丝绸、瓷器由此远销海外,极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海外各国的香料、珠宝等商品也以“朝贡”的名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原,丰富了百姓的生活。

在这些贸易往来中,明朝政府作为唯一的销售商,利用商品差价赚得盆满钵满。比如郑和在苏门答腊采购的胡椒价格仅为0. 01两/斤,运回明朝后售价便高达0.2两/斤,即便加上运费,利润依旧十分可观。而且,由于中国的瓷器、丝绸等货物,从来都是国际市场上的硬通货,有船有货的郑和船队,当然也就牢牢握住了主动权。郑和船队用中国货物交换海外贵金属,也成了常见现象。甚至今天国内一些博物馆里,还收藏着郑和船队带回来的黄金纪念品,足以见证曾经的火热。

以江寒秋在《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里的总结说:“正是郑和下西洋从海外赚回大量的金银,解决了中国自唐宋以来贵金属紧缺的局面,从此银子方取代了劣金属和纸币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放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般一本万利的生意,全靠郑和下西洋才能做成。可见郑和下西洋非但没有“赔钱赚吆喝”,反倒像摇钱树一样为明王朝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明朝中后期学者严从简,更一语道出了下西洋的“多赢”效果:“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矣裕。”简直是国富民强。

更为难得的是,郑和下西洋还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比如郑和下西洋的第一站太仓,就成为郑和使团出发时招募水手及采办物质的大本营,等到郑和使团归泊后,太仓又成为迎接外宾及各种舶来品的中转站。

繁荣的海上贸易为太仓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太仓一跃升级为大明海外贸易的黄金口岸,以至于“各国奇珍异宝无不毕集”。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太仓“财赋甲于天下”,成为物阜民丰的天下第一码头。刘家港码头附近的工商市镇迅速发展起来,到了郑和下西洋半世纪后,即明朝弘治年间,当地的浏河镇、鹤王市等地,都成了重要的商业中心,“数十里货群萃于市中”,场面十分热闹。

一个太仓尚且如此,放在明朝版图内,其带动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开国时高度封闭的明王朝会在下西洋的几十年里,出现东南商业繁荣的新局面。拉动明朝经济的“强心针”,正是郑和船队“打”的。

然而,纵使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万千财富,却依旧难逃经济规律下看不见的手。随着郑和一次又一次远渡重洋开展贸易,明朝的进口商品日益丰富,商品市场渐渐趋于饱和,这直接导致了进口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原本0.2两/斤的胡椒,在郑和使团的大量进口下价格急跌至0.1两/斤,可明王朝不愿放弃高额利润,于是想出了内部倾销“折俸”卖给官员们的损招。明王朝组织了员工内购会,却不肯给员工友情价,反而高于市价,依然按0.2两/斤卖给官员们,这一举动无异于克扣工资,大小官员对此敢怒不敢言,纷纷把郑和下西洋当成了降薪的出气筒。

于是,在一众官员的口诛笔伐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瞬间成了“劳民伤财”之举。其实,如果明王朝能尊重经济规律,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可明王朝因噎废食,简单粗暴地把“锅”甩在“下西洋”身上。轰轰烈烈的“下西洋”就此悄然收场。

讽刺的是,虽说明朝官员一直说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可到了停止下西洋不久的明朝宣德年间,明朝工部尚书黄福就叫起了苦:永乐年间“下西洋”,外加迁都、打仗等大事,大明都不怎么缺钱,现在劳民伤财的下西洋停下了,怎么朝廷处处“征调将何以济”。下西洋费钱,不下西洋怎么还没钱?


看过这鲜明对比,几百年后的人们或许才能深切理解当年郑和的那句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

这是一位劈波斩浪的智者,看过了世界之大后,发出的振聋发聩之声,可惜,却被短视的后来人所无视。倘若明朝能早一些看到海洋的价值,后来的许多悲剧也许都将避免。

(摘自《百家讲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6655f6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