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府

时间:2022-05-04 15:24: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天官王府——上庄村

(资料图片)

名村一瞥 五百年前一场特大暴风雪里,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者,带领一行人马在寒风暴雪中艰难地朝他的故里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走来。那个花白胡子,浓浓眉毛,微胖的老者,就是万历年间辅佐张居正实行改革,明朝历史上“万历中兴”的能臣:当朝吏部尚书,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经济学家、诗人兼书法家的“天官”王国光。 按照古代官职,六部尚书各有别称,而称吏部尚书为“天官”。天官致仕归隐无疑给这个不起眼的小山庄增添了神秘的面纱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他用神宗皇帝赐的建府之余金兴学助教、建设乡里,将县城的土城建为砖城,为百姓浚河聚水,以灌溉农田。他酷爱文学,赞美家乡,至今仍有众多的碑记和300多首诗为后人传诵。他还以文会友,传播文化信息,播撒文化的种子,对营造沁河流域文化的浓厚氛围起到推动作用。在他的熏陶下,文化书社、诗社、文社层出不穷,使沁河流域文化繁盛长达两个世纪,先后出现了张慎言、陈廷敬等明清重臣。而且,从明朝中叶至清朝初的百余年间,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庄,令人瞠目地共处了5位进士、6举人、8名贡士。加上贡生、监生、县丞等多达百余人。有民谚到:“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三庄”所指的就是现在的上庄、中庄、下庄。 漫步上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巍峨的“永宁阁”“水远云从”四个大字高悬楼阁之首,一条源于樊山的小溪经街流过,古松映辉,清溪穿流,古建云集,红墙碧瓦,古雅庄重,气宇辉宏。 行走在石头铺就的古河街,在石头砌筑的坚固的护坝两侧,南岸有天官故居“尚书第”以及进士第、炉峰院等,北岸是参政府,司农第、王氏祠堂、望月楼。村中矗立着“天下第一官”的牌坊保持着明清古风。“四世界荣”显耀着王氏家族远去的显赫。“诰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子文、累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昺、累封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户部尚书王承祖、甲辰科赐进士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两京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青宫太保”“天官冢宰”,演绎着”天官”四世的荣耀。 “炉峰院”坐落在香炉峰上,占地5330平方米,包括高谋词、三教堂、关帝庙及马院房等四部分,是古时上庄村春祈秋报之所。整体砖木结构,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曾于明正德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间进行过大规模的补修与扩建,近年进行了修缮。古刹巍峨,青松碧眼。特别是那600百余龄北方稀有的“白皮松”矗立在院落的四周,显得古刹神秘而优雅。 “尚书第”也叫处云第。王天官的及第,于万历初年建造的八文府院,青砖木建筑的棋盘式风格院落格局,有达尊堂、听泉亭、荫兵洞。内部阳台式楼阁建筑形式据传是王国光任吴汪知县时引进南方建筑风格。门首上有万历二年巡抚山西提督雁门等关右副都御史朱笈题赠,时任阳城知县李栋所书“尚书”二字的匾额。入门而进为木质屏风一座,上刻“达尊堂”三个楷字,内为典型的“四大八小”四合院。正北为该院的主体建筑“达尊堂”,面阔三间,进深8.5米,厅面完全采用木制隔扇装饰,四木顶柱,棱型格门窗,屋内粗梁横悬,画梁雕栋,看上去十分古朴典雅。达尊堂对面为过厅式阁楼,穿房而过就进入了后宅“听泉居”。后宅院南房为插花楼建筑,中间为二层歇山式屋面,两侧是三层硬山屋面阁楼,它一改传统主房高,侧房低的建筑惯例,体现了所谓“状元帽”式的建筑特色风格。 “诚慎葝”是一进两院,创建于明启德三年(公元1624年)为时任山东右参政王征俊所建。此院大门设于东南角,精美的垂花门额上书写“诚慎葝”三字,院内过厅为三开间,木棱隔扇,砂岩梅花柱,覆莲花柱础。房屋采用抬梁式结构,屋正脊两侧略有起翘,背上雕花砖瓦作装饰,屋背两头施有吻兽,显得别幽典雅。过厅的东西各有厢房一座,房门设于山墙,其正面只设窗户一列,采用了运河沿岸的建筑手法,极具江南风格。 “望月楼’位于“诚慎葝”后院,五间三层建筑,硬山双坡屋面。在三层的中间挑出一楼阁式阳台,在建筑上采用了借景的手法。每当月亮由山前升起,屋主人既可凭楼赏月,又可聆听对面“炉峰院”后传来的


阵阵松涛和村中潺潺的溪流声,口中吟唱着那原声态的天籁之音“中庄秧歌”。回味那:“在红尘影里看茫茫苦海,从皓月光中听滴滴清泉” 望着那突突涌出的清泉,听着那原生态的秧歌,品读着“仙居遥在水云西,一入青冥万壑低。拔地石精盘虎豹,撑天华表挂虹霓。横开锦翠光疑溜,乱踏琅玕步欲迷。隐隐虫书环四壁,前程犹自显标题。”仿佛又回到了钟灵毓秀、文运才思、恬静疏远的年月 ……。 □焦新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6f4b2a5901020207409c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