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国——未来建筑产业链孵化平台,开启建筑文化新纪元! 中国民居古建筑中的宗祠文化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由于家谱在重要的日子要挂在正厅,所以正厅又称宗祠或家堂、客厅。宗祠是民居建筑中的精华部分,因而也是文化的集中体现的地方。宗祠集匾额、书画、对联、雕刻、建筑、风水文化于一体,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匾额是宗祠文化的眼睛。在宗祠的正墙上方,都悬挂横匾。横匾的题字,是宗祠的主题,犹如人的眼睛一样醒目。如“永恩堂”是在昭示后人牢记祖宗的恩泽;“惇仁堂”是在告诫家人忠实仁厚;“贻安堂”是在祈求家族平安;“桃源居”则表达主人淡泊功名,超然物外的情怀。 书画是宗祠文化的脸面。在匾额的下方,要悬挂大幅书画:或山水田园,或花鸟鱼虫,或飞禽走兽,或祖宗或名人画像,因主人的喜好和情趣设定。这些书画,有的出自名人,有的虽不是名人所做但也是书画的精品。 对联是宗祠文化的精髓。在书画的两侧和宗祠的楹柱上都有对联。那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内容也多为积极的劝世之语。如“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劝诫家人不断地求索;“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事耕。”劝诫家人古建中国——建筑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产业链孵化平台,开启建筑文化新纪元! 行善事,做好人;“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则在劝诫家人能吃得辛苦,不占别人得便宜。这些对联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雕刻是宗祠文化的神韵。在宗祠的横梁以及阁楼窗棱上,是雕刻的空间。那镂刻的花鸟鱼虫,呼之欲出;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风俗雕塑,是立体的“清明上河图”。这些雕塑极具美学和社会学价值。据说,有些雕塑,外国人曾出过大价钱想买主人都没卖。 建筑是宗祠文化的骨骼。江南民居,本身就是极好的建筑艺术,而宗祠,又是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宗祠的布局、雕梁画栋的搭配、门楼的造型、楼梯的点缀都是独具匠心。据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在周庄就设有分馆,这分馆的主要内容是民居的建筑,特别是宗祠设计。 风水是宗祠文化的气质。中国人很讲风水,江南尤其讲究。风水在江南古民居的宗祠中也处处体现。比如天井,就是宗祠不可少的设施。这天井,是专门用来采光和接雨水的。古人认为水为财运,肥水不留外人田。天井吸纳的自家屋顶上的雨水都通过地下通道流到自家的园田里。再如正厅中八仙桌上的摆设,也很有讲究,都是左瓶右镜,取“平平静静”之意。 有道是在江南民居中,不仅富人家有宗祠,且文化味十足。就是在那些极其简陋的民居里,也有宗祠“建设”;哪怕只有一间屋的人家,也会在醒目处挂上书画和对联。这足显江南人的文化品味。到江南,不仅要看风景,还要体味深厚的文化内涵。体味文化内涵,莫错过看古民居的机会。看古民居,一定认真品读一下宗祠文化。 古建中国——建筑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d6334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