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大雁塔的“盖头”来 作者:陈彦芙 来源:《课外语文·中》2021年第11期 大雁塔位于唐朝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唐朝砖仿木结构的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到西安旅游的人都想一睹它的芳容。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其“身材”完美,有着标准“体形”——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的外表是由内、外两层青砖砌筑起来的,所以塔身十分厚重,再加上塔内数十根的木柱和对应的横梁构成的筒形结构,就显得其内部空间更狭小了。为了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自如行走,上下穿梭,聪明的设计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塔内安装螺旋式上升的直角木梯。如此一来,人们便可以沿着木梯盘旋而上,很容易到达塔的每一层。 如果你从远处看去,大雁塔给人的印象既古朴又大方,而从近处观看则是精致至极,富有浓郁的中国风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大雁塔从最初建造至今,曾经历过四次“整容手术”,而且每一次“整容”,其风格都不尽相同。它不仅有模样上的变化,连“服装”也有不小的改观——由里及外,层层迥异,实属混搭类型,很潮、很现代。今天,我们不妨掀起它神秘的“盖头”来一探究竟。 大雁塔最初的建筑图样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大塔(大觉塔)的。塔有5层,高60米。后来,唐高宗李治觉得这座仿印度式样的建筑,无论怎么看都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也不符合大唐本土的情调,于是下令改建大雁塔,并且由原来的5层加高到了9层。这样,大雁塔便“穿”上了含有中国元素的“唐装”。 实际上,大雁塔一直是唐朝高层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不只是唐高宗,就连他的皇后武则天也是如此。701—704年,朝廷又对大雁塔进行了修整。武则天认为,凭什么唐高宗非要把奇数里的最大数字“9”作为塔的高度,她就是不服气。心高气傲的武则天偏要打破唐朝佛塔界已固定的阳性奇数层高的规矩,进行了创新,将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数10层。所以,大雁塔的“身高”又增加了一截。 但是,无论武则天多么有能力,还是会有后人看不惯她的行事风格。在931年,后唐王朝以为,武则天不能随意改变“奇数为阳”的规矩,一定要把它改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大雁塔便被做了手术,“身高”猛降到7层。然而,后来由于西安地区经历了几次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也震裂受损,使得大雁塔自然“毁容”。 到了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的时候,因大雁塔塔身严重受损,所以它又接受了一次重大的修整加固“手术”。“美容师”们在保留了唐朝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又给它“穿”上了0.6米厚的“毛呢外套”,增加了它的厚重感。而且,建设者增加了塔的“身高”,使它达到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便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雁塔了。 大雁塔历经千余年风雨的洗礼,也曾多次被改变容貌及风格,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它的“盖头”下淳朴的中国风气质。 (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6期,有改动) 阅读 练习 1.下列对原文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的大雁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外形古朴大方,结构匀称,风格单一。 B.为了能在大雁塔内部狭小的空间中自如行走,上下穿梭,设计师巧妙地在塔内安装螺旋式上升的直角木梯,便于人们到达塔的每一层。 C.大雁塔最初是模仿印度佛塔的式样建造的。唐高宗李治觉得与长安城的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也不符合大唐本土的情调,于是下令改建大雁塔,使得大雁塔有了中国元素。 D.大雁塔从最初建造至今,曾经历过四次修整,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雁塔,是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修整加固的。 2.請概括大雁塔的特征。 3.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4.文中画线句中的“中国”能否删去?为什么? 5.请说说本文标题“掀起大雁塔的‘盖头’来”的好处。 (刘为民 设计) 《掀起大雁塔的“盖头”来》参考答案: l.A 2.①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唐朝砖仿木结构的四方楼阁式砖塔;②其“身材”完美,有着标准“体形”——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③古朴大方、精致至极,富有中国风味。 3.打比方。文章通篇都运用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把大雁塔比作人,既生动地说明了大雁塔所独有的淳朴的中国风气质,也表达出作者对大雁塔的喜爱、赞美之情。 4.不能删去。“中国”一词从范围上对“最早”“规模最大”进行限制,符合客观事实。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①标题化用歌名“掀起你的盖头来”,新颖别致,吸引读者;②表现出了大雁塔的神秘,形成悬念;③标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与文章内容呼应,文章通篇都把大雁塔当作人来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a8b3f0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