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2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 (高考语文评卷组作文题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妙云) 一、题干理解与把握 前面文字称为“题干”(提示语),后面文字称为“要求语”。“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常识”。 ①关于“常识”的理解与把握 对考生来说,对常识的正确理解与把握有原则性。是否在“常识”的范围内作文,是全文还是大部分、小部分篇幅在“常识”的范围内。对“常识”的理解:现代汉语解释:“常识”是“普通知识”;《简明哲学字典》解释:常识来自公民的生活体验与社会共识。基于以上解释,根据考生在作文中的理解,归纳如下:1)从外延来看,凡是已被大众普遍了解的知识,已被社会共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都可以将之视为常识。比如,旭日东升,晚霞西落;比如尊老爱幼。2)从内涵来看,常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常识”的“常”,指“平常、普通、普遍、普及;第二,“常识”的“识”理解为主观的认知。“常”强调普遍性,“识”是强调人对普遍知识的认知。比如,老爱幼,这是具有“常”的要素,几千年被社会共识的常理;同时,它也具备人对老、幼的态度的认知与认可。但“爱是一种常识”,这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爱”只是一个行为,“爱”中不包含人类对“爱”的认知的主观层面。应该转换为“爱幼”这样的认知才是准确的。比如,有一考生写道:林则徐开始用火烧鸦片,剩下的被销蚀了,后来知道石灰是可以销蚀鸦片的。鸦片战争后,人们才知道石灰石可以销蚀鸦片的。但这一考生说“林则徐运用了石灰可以销蚀鸦片这个常识”是不准确的。3)从特殊性来看,“常识”的“常”具有相对性(可能只在某个领域如文学常识,中医的望、闻、问、切)、地域性(生活在大陆里不知道沙漠里生存的普通常识,生活在水域里的人懂得在水上生活的常识)、阶段性(如林则徐之前,石灰可以销蚀鸦片不是常识,《三字经》在古代是小孩启蒙读物,现在的小孩是不懂《三字经》的。 ②关于对题干“提示语”的理解与把握 有三个提示语,一句一个。“提示语”没有明确要求“全面表达和自选角度”,考生可以就三个提示语全面作文,也可以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角度作文,还可以在三个提示语以外进行作文,原则只有一个:必须在“常识”的范围内作文。 ③关于对作文要求的理解与把握:作文题中明确要求“谈谈你的……”。这里提出的“你的经历”“你的看法”意在要求考生必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下一句要求联系起来,作文题要求考生自定文体。考生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不用第一人称写作;可以写实也可以虚构。原则是不能抄袭,必须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表达的是你自己对“常识”的真实的看法,经历可以是假的但看法一定是真的。 三、对评分标准的理解与补充 ①对切题的理解与把握:切合题意不仅仅是审题和选取角度的问题,而且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评价:全文在“常识”的范围内行文,对“常识”的看法深刻,就判为切题。②补充评分标准:判偏离题意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评分,不给发展等级分。③增加评分标准:不足300字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评分,不给发展等级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406cce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