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辞赋家,中国田园诗派第一人。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陶渊明出生在四分五裂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外祖父孟嘉是当代名士;其父陶逸也是官至太守,但到他这里,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又去世。家境急转直下,穷困落魄。为了养家糊口,长大成人的陶渊明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等职务。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想有一番作为,但由于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时不时就萌生退意、辞官而去。 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时陶渊明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愁得转圈。而去当官还有300亩官田归自己用,吃的喝的就都解决了。于是为了生计,他再次走马上任。没想到,干到第八十一天,州郡派了一位督邮下来检查工作,这位督邮贪婪凶狠,欺压百姓,素有恶名。陶渊明向来看不起这样人,称其为“乡里小儿”。手下人提醒陶渊明:“这位督邮可不是好惹的,他在太守面前的三两句话可就关系着您的官帽子和前程呢,所以您一定要穿戴整齐了,跪着迎接他”。陶渊明一听,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爆发了,他拍案而起,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翻译过来就是,为这么几粒粮食,让我跪他?不可能,去你的,老子不干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次辞官,是陶渊明此生最后一次辞官。从此,他隐居在庐山脚下,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还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被后人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53e864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