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跟着父亲读古诗》一文,完成1~5题。(18分) 跟着父条读古诗 ①刚到读幼儿园的年龄,父亲便让我开始背古诗。 ②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再然后,应该是“城阙辅三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当时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完全不明白:杜少府,肯定是姓杜名少府了,但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换油人?古代的人,拿什么换油?有首诗印象深刻:“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已经上学了,明明明老师告诉我们:一杯水,一朵花,一棵树,这个人却说花是一个一个的,不过这样说,好像一朵朵花都成了一个个人,很好玩呢。 ③记得有一年父亲出差,给我带了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很是简陋,但我爱不释手,天天拿着看,翻来覆去地看。其中有一张是我没有背过的杜牧的《江南春》,记得是用一种“奇怪”的字体写的。这首诗我很喜欢,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是看到了烟雨朦胧中的亭台楼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了。多年以以后再(品味 品位)这诗,我明白了其中的妙处:把千里之外的景“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这个诗人手段了得!原来并不需要每首诗都讲大道理,单纯写景也是可以的。 ④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之后,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从父亲的书架上很方便地可以接触各种类别的书。有一天我发现,有的诗和我过去背的不一样,有时是一个字,有时是两个字不一样。我惊呆了,难道父亲错了?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难道书上错了?不可能!父亲说了,编这些书的“都是真正做学问的人”!不得了,出大事了!心急火燎的我,等到父亲从复旦校园里回来,满头大汗地“扑”上去问他,他却根本不看我手里的书,就轻描淡写地说:“都没错,这是两个版本。”天哪,竟有这种事情!竟然没有斩钉截铁的对与错!怎么会这样呢?父亲笑着说:“你不用眼睛瞪得圆滚滚,这个很正常,我和他是不同学校不同老师教的,我们的老师当初读的是不同的版本:还有一种可能,这首诗流传下来有两种版本,而我们的老师各人喜欢各人的,所以就不相同了。”于是惊魂初定的我,又记住了一个重要的词:版本。 ⑤也就是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父亲在这些书里,用各色的笔作了各种记号。若是句子好,先划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那样的长点。让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顿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地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你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我于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 ⑥有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父亲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一想说:“所以说诗无达诂[诂ɡǔ,达诂指确切的解释],你的理解好像的确比我当年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啊!我又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了。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完成关于查字典的练习。(3分) (1)“宦”字第九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 2捕捉;③固执。(2)“拘”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约束;○“‘拘’到读诗人的面前”中“拘”的解释应是 。 2.仔细读第③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5分)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空。 (2)文中提到读《江南春》让作者眼前出现了画面,具体指的是诗句“ , ”。 (3)“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种写法叫 。 3.“我”、父亲和古诗之间的事与情互相交织,请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情感,补全线索。(2分) 幼时背诗对古诗( )→十二岁疑诗对古诗(惊异) →“聊天”评诗对父亲(崇拜) →父女论诗对自已( ) 4.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联系上下文,在作者的眼里,“个个”一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心急火燎的我……满头汗地‘扑’上去问他。”此时“我”有一连串的问题,请以“我”的口吻向父亲提出疑问。(至少两个问题)请写出“扑”这个词的表达效果。 (3)“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这里加引号的“聊天”指什么? 5.关于古诗,从内容到理解都并不唯一,文中有详细的叙述,分别在哪两个自然段中?从中你明白了这种“不唯一”的原因有哪些?(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03f80604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