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寒食指的是什么?清明节和寒食节有什么异同之处? 清明节的寒食指的是什么 清明节的“寒食”指任何不经加热的食物,因为清明节传统不可以开火。但是在我国某些地区,比如浙江和福建,“寒食”也指一种具体的食物,这种食物以糯米粉为皮,包入青色和白色馅料,所以又叫“清明馃”。 清明和寒食是一个节日吗 寒食节和清明节并不是同一天,他们两个是不同的两个节日。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异同之处 1.“寒食节”之上古“改火”说 “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冷节”或“百五节”。从这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上来看,可以得知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只能吃“寒食”。实际上寒食节的起源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每年初春季节,都要举行尤为隆重的祭祀活动。 而这个祭祀活动的主要环节就是,把上一年保存的火种全部熄灭,这个举动被时人称为“禁火”。由于远古时期并没有发明火柴或打火机,所以上古先民只能通过保存火种的方式,来满足日常生活中对火种的需求。 在举行“禁火”祭祀活动之后,他们还会重新钻木取火获得火种。主要寓意是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一个新开端。虽然这种祭祀习俗在现代人的眼中看起来过于笨拙,但是却表现出了上古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自然崇拜与祖先信仰在寒食节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个祭祀活动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由“改火”最终发展成为“禁火节”。当然“改火”的习俗也一直在不同朝代流传,并与“禁火节”成为了当时社会中的主要习俗。在“禁火”期间上至皇宫下至普通人家,都不允许生火做法只能吃提前准备好的“寒食”。 2.“寒食节”之春秋介子推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认为“寒食节”与介子推的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国君重耳因国家内乱,曾有过一段长达十九年的逃亡经历。介子推作为重耳身边的股肱之臣,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在重耳身旁。 在君臣走投无路之际介子推为了能让,重耳活命不惜“割股啖君”。重耳其实就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当重耳励精图治重新登上晋国国君之位时,曾毫不吝啬的封赏介子推高官厚禄,但这位曾“割股啖君”的臣子却“不言禄”。 介子推只希望能够侍奉母亲颐养天年,但晋文公为了报答当年的不弃之恩,曾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门请求介子推入朝为官。在被逼无奈之下介子推携母归隐绵山,但仍然不死心的晋文公为了逼迫其出山相见,不惜下令放火烧山逼其就范。 但是性格耿直的介子推坚辞不就,最终介子推母子二人被大火焚烧而死。晋文公重耳感念介子推的忠心不二,于是将其葬于绵山并为其修祠立庙。同时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这其实就是“寒食节”的历史由来。 3.唐诗《寒食》中的“寒食节” 中唐诗人韩翃曾作《寒食》一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的大意为春季长安城道出飘散着落花;寒食节这一太难东风吹拂着皇宫内的柳树黄昏时分皇宫中传出“御赐烛火”,这些烛火的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韩翃撰写的这首《寒食》其实是一首讽喻诗,按照旧俗“寒食节”这一天必须要“禁火”。但是受宠的宦官却得到了皇帝御赐的“烛火”,这说明人们已经忘记了旧制。这首诗得到了唐德宗的赏识韩翃也因此飞黄腾达。 唐代诗人沈佺期也曾创作过一首《寒食》,“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这首诗歌所表达的含义其实也是,在寒食节这一天需要“灭焰”、“藏烟”,而这两个举动其实也是寒食节的主要寓意。 按照历法推算“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应该是在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这个时节大约为清明节的前1-2天左右,从时间上来看寒食节与清明节特别临近,而且从节日性质上来分析也可以得知,这两个节日的主要习俗都是以祭祀为主。 4.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行清节或祭祖节,相传这个传统节日也起源于上古时期。从其节日内涵可以看出清明节,其实主要包括自然与人文两大方面。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其实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但随着时间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了传统祭祖节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1b26ed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