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名士嵇康风采

时间:2022-03-27 01:41: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世说新语》看名士嵇康风采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群雄逐鹿,魏国曹操和孙刘联军在赤壁一战,竟成三足鼎立之势。魏出北方,占据中原腹地,天下英俊,咸归附之,先有建安七子,后有竹林七贤紧承之,魏晋风流始由定之,向来是人们欣赏和敬仰的偶像。建安七子放下不表,单表竹林七贤,与君共睹古人风采!

竹林七贤,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和历史的人来讲,一定不陌生。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在竹林七贤里面,最出名的两个人,一个是嵇康,一个是阮籍,他们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品行上也让后世文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们一起来先看看嵇康,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嵇康(223262),字叔,三国时曹魏文学家、 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称嵇中散。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公主为妻。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以一曲《广陵散》结束了生命。

今天,我们不提文学,我们只谈名士风采。那么要了解嵇康的风采,我们就不得不提南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纠集他的门客编撰的一本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它是我们了解魏晋时期历史和社会风尚的重要著作。虽然称其为小说,但是其中的文人言行逸事大都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下面,我们就选几则与嵇康有关的言行片段,来了解一下他的风貌和秉性。

第一则:嵇康风采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按照现代的单位换算,那得有26左右,这实在是有点让人惊愕。其实,度量衡在不同的时期换算是不一样的。在秦汉时期,一尺大约等于现在的23厘米,七尺八寸也就是1.8米。“风姿特秀”,“爽朗清举”“若孤松”“若玉山”,都是说他高大挺拔,外貌帅气俊秀。再加上他还娶了长乐公主,家里财富一定不少。这就是现在所谓的“高富帅”,女子眼中的理想夫君吧。

光有这些外在的容貌财富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品德。在古代,松树和碧玉都是高洁品性的代名词,山涛用此二物作喻,可见其内在涵养之高,更让人佩服。一个人,具备了表里如一的品行,这才是魏晋名士的风采。

第二则:写信断交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虽然嵇康生活的年代是魏国时期,但是在魏国末年,掌权的却是司马家族。嵇康娶了曹操的孙女长乐公主,就算是曹魏家的人。像嵇康这样的人,肯定是忠于曹魏家族,自然不愿意与司马家族为伍。嵇康不同于其他的竹林七贤的其他六位,他秉性中正耿直,不会曲意逢迎。


山涛,是竹林七贤之一,是嵇康的好朋友。但是山涛投靠了司马家族,作为嵇康的好友,山涛就自然会举荐大名士嵇康。嵇康生性刚直,不顾交情,毅然决然地跟山涛绝交了,写下了千古绝唱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从这篇文章的表面来看,好像是封绝交书,其实不然。在司马家族的眼中,嵇康这种软硬不吃的主,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作为嵇康的知己好友,山涛不可能不了解嵇康的品性,之所以举荐他,是要保住他的性命。嵇康作为山涛的挚友,当然明白山涛的用意,为了让好友不受牵连,才写下这篇绝交书。这其实就是个障眼法,是为了迷惑司马家族,是对朋友的一片良苦用心。

其实,我们从第一则记载也可以看出,山涛是非常了解和钦慕嵇康的,说他是孤松、玉山。他们都是为对方着想,这才是知己好友。嵇康在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女说“巨源在,汝不孤矣。而山涛也把嵇康的儿女养大,并且女儿风光出嫁,儿子当朝为官。只有这样解释,我们才可能理解嵇康临终前的举动。

第三则:嵇康锻铁

钟士季精有才理,只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锤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嵇康是当时有名的贤士,很多人都欲与其结交,以得到嵇康的评价为荣,会就是其中之一。钟会,是司马家族的忠实鹰犬,自认为自己有些才学,就像结识一下嵇康。嵇康知道钟会是一个有才无德的小人,当他来拜访时,始置之不理,临去不忘调侃一下钟会,钟会自知无趣,悻悻而去!后来在钟会的诬陷和诋毁下,才使司马家族对嵇康痛下杀手。由此可见,嵇康交友最看重的不是人的才学,是人的德行,像钟会这样的无德之人,自然是不屑与其同流合污的。

第四则:道士孙登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竹林七贤都喜欢与山水结缘,嵇康也不例外。一日,出去游历,遇到山中隐士孙登,二人畅谈自然养生之道,甚是欢畅。天色将晚,嵇康准备下山回家,孙登对嵇康说:“你这个人才学很高,但是不懂得保身之道。”孙登的话,可以说是很了解嵇康的,这是在称赞他的同时,提醒他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嵇康,虽然爱好老庄,爱好自然,但他的道德品性里也有儒家的因子,不可能像孙登一样隐居泉林,更不会向世俗低头,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第五则:临刑奏琴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清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因为好友吕安的案子都到牵连,再加上钟会一干人等的无限诋毁,司马昭就给嵇康下了死刑判决书。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可见嵇康是“粉丝”队伍是多么的庞大,他的品行是多么令人崇敬。面对死亡,嵇康面不改色,从容淡定,对于他来说身体这种外在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品性和修养。在临行前,弹奏一曲《广陵散》从容就义。他用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当权者淫威的极度蔑视。他的高风亮节,赢得了生前生后的美名。

从上面《世说新语》的五则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嵇康不仅是高富帅,而且修养极高。他风姿卓越又品性高洁,爱好自然又生性耿直。生于魏晋乱世却出淤


泥而不染,面对权贵小人而不卑不亢,与人交往而能处处为他人着想,面对死亡亦淡定从容,生前受人敬慕而死后犹能让人领略其卓绝风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f86283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