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说及散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3-28 01:11: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部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故事新编》1936 3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16部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续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2部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呐喊》具有充沛的反专制反传统的热情,表现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的特色,深刻揭露了宗法制度和专制文化传统的弊害,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彷徨》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深刻的揭露的同时,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孤独、颓唐的精神状况,也寄托了个人在绝望中的情绪,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自鲁迅开始,又以鲁迅的创作标示着这种新的文学样式的成熟。

《故事新编》(以古代神话、历史与传说为题材的小说)是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写作时间几乎贯穿其白话小说创作的始终。

《野草》收散文诗23篇,发表于《语丝》1927年在广州结集出版。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它标志着新文学创作的开端。专制的罪恶,礼教的杀人,国民的麻木,革命者的孤寂,历史因袭的重担,现实的重重罗网,父母问题,青年问题,儿童问题等都以高度凝炼集中的艺术形式在小说中反应出来。 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围的环境,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发现史书上“易子而食”“食肉寝皮”“仁义道德”,实质是“吃人”。将历史和现实中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这一更深的层次)其次鲁迅不仅看到了统治者要吃掉被压迫者的事实,还看到了被压迫者之间也在相互地吃人再次吃人现象更存在于家庭——中国数千年宗法专制社会的基础结构——之中。(母亲吃亲生儿女的一幕:母亲一面哭个不停,一面还是要吃)最后小说对被吃者的描写尤为发人深省:即将被吃掉的是一个思想高度清醒的狂人,已被吃掉的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狼子村吃掉的是革命者的心。(吃掉了叛逆”“改革者,将灭掉民族的希望之光、前进之动力;吃掉了孩子,则灭掉了民族的未来)

《狂人日记》并用了两种创作手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是通过象征来实现的。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杰出成就,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鲁迅以小说形态全方位展开对国民劣根性的集中批判。

“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表现阿Q的弱势生存策略——精神胜利法(身为下贱而又自尊自大是“自欺”自轻自贱是“退守”既能自尊自大又能自轻自贱则体现为“巧滑”“奴性”,而自慰自欺必须具备“虚伪”“麻木”“健忘”的素质,怕强凌弱则为典型的“卑怯”,亦是“奴性”和“无特操”(善于变化,毫无信仰)的典型表现)七、八章展现的是阿Q式“革命”(报复、抢东西、抢女人)最后结局“大团圆”——阿Q被示众砍头。“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这是小说高潮处的画龙点睛,鲁迅从纵深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出发透视阿Q的精神悲剧。

Q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在受了强者凌辱后不敢反抗,转而欺负更弱小者,他又是一个深受陈腐观念侵蚀和毒害的(如“不孝有三”,如对“假洋鬼子”剪辫子深恶痛


绝)愚昧麻木的(身处绝境时,产生“投降革命党”的愿望,但这并不是思想上的真正觉醒)农民,他的革命观是陈腐传统观念和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神往革命是为了抢点东西;抱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思想,幻想奴役小D、王胡们)鲁迅通过小说深刻揭示了国民劣根性顽久存在的深层历史教训与社会原因,反思了辛亥革命终于失败的历史原因。 《阿Q正传》是鲁迅长期以来关注和探讨国民性问题的结果,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阿Q形象所表现出的国民精神弱点并不只是农民才有的,它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阿Q正传》独创的艺术风格:1、外冷内热 2、以讽抒情 3、形喜实悲

在创作中,鲁迅一方面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理、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形象再现;另一方面,鲁迅着力塑造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他认识到中国必须有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清除存在于以农民为中心的广大社会群众中根深蒂固的专制势力的影响。

《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方面批判了造成其悲剧的传统宗法与礼绳索编织成的严密的网,另一方面也把谴责的笔指向了祥林嫂周围的一大群麻木的群众,他们和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剥削的劳动者,然而偏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

《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的细节,起到“借古讽今”的作用。

《故事新编》在本事与具体情节上都有历史的依据,但又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有更高的真实性追求。(个人情感的真诚投入;将古今打通,揭示基于历史与人性基础上的真实性)

在《野草》中,鲁迅以特有的执拗切入自我矛盾的深层,对纠缠自身的诸多矛盾,进行了彻底的展示和清理。“希望”与“绝望”这一矛盾,处于《野草》的核心。《影的告别》徘徊于黑暗与光明之间)勇敢地面对而不是规避和逃离现实的黑暗与自我心灵的苦闷,是鲁迅一贯的清醒的人生精神。《野草》写深秋繁霜之夜,“我”“自在暗中,看一切暗”“我”用他那深刻而敏锐的眼睛,“读”出了“秋夜”这部“世间书”,赞扬了枣树的倔强,否定了种种的梦幻)发源于希望与绝望之间的诸多矛盾,最后归结为一个现实的难题——生与死的抉择。《死后》中的“我”,为了驱逐他的敌人,决定“索心不死”,而“坐了起来”

《野草》中的彷徨、苦闷,实质上是时代的彷徨心理的折射。“独战的战士”是《野草》独创的艺术形象,使《野草》的抒情风格为一种悲剧美所浸润;与其相对的是《秋夜》中的“天空”《淡淡的血痕中》的“造物”…它们都是“无物之物”,也具有象征意义。这类包括在短短篇幅中、用诗和警句写出的,包含深刻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内涵的反面系列影响,也是鲁迅的独创。

《野草》对现实景象与梦境的交错描写,把一些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想象、意识与潜意识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着丰富的心理内涵。《野草》思维的辩证性,在语言上表现为反义词语的相生相克,由此派生出句式、节奏上的回环反复,旨远而词约,言尽而意永,把散文诗的抒情特点及诗的意蕴发挥到了极致。隐喻手法的大量使用,《野草》修辞的显著特点,这和他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潜沉是相表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94412a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