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吃饭漏嘴巴的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不当“漏嘴巴” 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了,我们班的小宝贝们也在这里度过了入园以来最为难过的时期。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我们也有着说不出的快乐。 可是每天的吃饭却成了大问题,因为孩子们的年龄都比较小,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喂孩子吃饭,老师如果一个一个的喂很不现实,我们就开始用各种奖励的方法来鼓励他们自己吃饭,饭是都自己吃了,可是问题又来了,孩子们总是东张西望,就是不看碗,一顿饭吃完桌子上、地上、身上全是米饭粒、菜汤。每天吃饭时我们都不停的说:“小朋友,看着自己的碗,身子往前坐,勺子要拿稳,这样饭才不会撒在身上。”可是效果不是很大,孩子们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我开始尝试鼓励表扬的方法,同样也不是很奏效。我开始考虑我们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问题。这天午休我给孩子们放故事听,有一个故事叫《不当“漏嘴巴”》引起了我的注意,故事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吃饭边吃边漏,一只大公鸡在他旁边吃他掉在地上的米粒,最后大公鸡发现小朋友嘴上孩子有一颗米粒,就跳到他的脸上去啄,把小弟弟给吓哭了,奶奶看见了,笑着说:看好自己的饭,不当漏嘴巴,大公鸡就不会来找你了。从此小弟弟吃饭不在东张西望,眼睛看着碗,勺子拿得稳,一个米粒都不掉。大公鸡来了找不到食物,转了一圈就走了,小弟弟再也不是漏嘴巴了。这个故事不正好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吗,下午我用一个小鸡的手偶给小朋友们讲了“不当漏嘴巴”的故事,小朋友们听得认真极了,都说自己不是漏嘴巴,更不想当漏嘴巴。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请出小鸡,让他到班里来找食吃,孩子们一下都变了,不象以前东张西望了,都看着自己的碗,生怕小公鸡来找他,一顿饭过后,我们惊喜的发现:桌上,地上干净了许多,有的桌上甚至一个米粒都没有。 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手偶进行教育,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比我们生硬的教,大声地说效果好的多。寓教于乐,寓教于故事。让我们引领孩子们,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不知不觉中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满足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班入园已经两周了,我们小一班的孩子们已经渐渐熟悉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上课的时候也能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了。可是,在间操的时候我们要求宝宝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可有的宝贝走着走着就“掉”到队伍的后面去了。为了给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秩序习惯,更是为孩子们营造安全的环境,我们让宝贝们排起了长长的“火车”,老师是“火车头”,孩子们按照身高排队手搭肩膀作“车厢”。为了让我的“车厢”能紧跟着走,每次我都会牵住第一个宝贝楚楚的小手,软软的小手总是紧紧握住我的手指,偶尔还会在我的手心里轻轻的挠痒痒,然后调皮的冲我笑笑,可爱的模样让我心底荡漾着暖意。可是昨天凯凯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 上午做完间操,我们像往常一样排火车要回教室了,我四处寻找楚楚的影子,这时一双小手钻进了我的手心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我以为是楚楚接着就走了,刚走两步低头一看,不对啊,这不是高唱凯小朋友吗?“凯凯,你的位置在哪啊?”只听他声音很小地说了一句“老师,我想站在这里,你也牵我的手吧。”望着凯凯渴求的目光,我心里一震。是啊,长长的火车排好了,我们的秩序也有了,却拉开了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后面的孩子也想和第一位孩子那样能感受到我手心里的温暖。可是我又不可能同时牵住二十多个宝贝的小手一起走,那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决定,每次在孩子们排好火车以后,不着急出门,以点名数人数的方式和每一位孩子牵一牵手,在间操后回到教室,我会守在门口和每一位进门的宝贝拍拍手,让后面的每一个宝贝都能感觉到我手心里的温暖。今天的问操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当我看到孩子们惊讶的目光和满足的微笑时,我知道我成功了。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牵手,在孩子眼里却显得那么重要。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一次牵手就能传递一份温暖,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所以,别忘了牵起每一名孩子的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aa00da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