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战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须从“124”战略各方面对社团进行加强 提到“124”战略的普及,要认识到“124”战略是校团委罗繁荣书记提出的针对社团发展和管理的一套战略,“一”指理事制,“二”指创新型和学习型,“四”指项目化、特色化、社会化、精细化。具体而言如下: 理事制:由之前的部门制改为现在的理事制,理事由理事长统一管理,部门制由部长带领部门,而现今理事制则落责任于个人。举个例子,比如之前的“一个财务部部长带领的财务部团队”简化为“一个财务理事。” 学习型:学习型是指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以此来推进社团发展。 创新型:所谓创新型,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个性的风格,拥有自身特色和敢于创举新型路线的社团。 项目化:每个社员都可以充当项目组组长,社团的常规活动或者是创新活动,可以由社员自立项目开展活动,社团的精品活动和特色大型活动,也可以由社员来策划项目参与其中,这和之前部门制的“每个部长负责某一方面,社长统领大局”的局面得到改善。 特色化:要求社团活动在紧扣社团主旨的前提下,做到符合本身社团的特色性,做到具有创新性,有示范领导作用,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受益人群,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特色社团。 目标化:给社团每学期,每年的发展定下一个目标和相关计划,有步骤有调序的进行社团活动进行,避免每年过于常规化的开展活动或者过于散漫的随意开展社团活动。 社会化:社团不局限于学院内、学校内,走出学校与其他学校、学院社团进行交流、学习以及合作,提升自己社团的交际面,以及发展广度。 而具体落实到社团社员参与度上,则是“四化当”中的“项目化”最能加强社团社员参与度。而究竟要如何通过项目化来使得会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加强社团社员参与度呢?这里就一定要通过学社联让所有社团了解到项目化给社团带来的改变在哪里。 传统的社团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即:设有会长、副会长、办公室、宣传部、外联部和活动部等。这种组织模式强调在开展的活动时的全体参与,但实际 1 上往往是只有少数社团成员在忙里忙外,因为一般的社团成员很难在这种组织模式中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并获得成就感。特别是当社团成员比较多的时候,更容易让很多会员产生被冷落或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感觉。 会长、副会长 办公室 宣传部 外联部 活动部 而随着建立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的动态协作社团,它强调学习、合作、关心及责任感。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的社团里,社团活动不再是临时打造出来的,而是结合社团的目标和外部条件量身定做的社团自己的项目。此外,社团目标和社团项目都会随着社团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社团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A项目团队 初 期 C项目团队 社团发展的某阶段 B项目团队 围绕社团初期目标开展项目A、B、C 而在项目制为基础的动态协作的社团里,作为会长一定不要承担太多的责任。否则,会在精神和体力两方面都过于疲劳,而且也限制了其它人承担责任的机会。下面则简要阐述分析一下社团主要成员的角色定位。 会长:拓展社团的多渠道合作关系;协调和帮助社团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不断改进;确保社团项目的发展与社团目标一致;了解和协调社团整体的发展动态,召集社团会议,共同制定社团年度工作计划和完成社团的年度总结,并将计划和总结提交给社团指导老师或社团理事会; 项目协调人:负责召集项目成员共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控制项目进程、组织项目成员评估和改进项目;项目协调人也是该项目的对外发言人。当然,如果能使项目的其它成员愿意参与项目的对外发言也很好,这样大家都可以培养与公众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2 财务协调人:管理社团经费并定期提交社团经费使用报告及建议。 外联协调人:建立、发展并保持社团与其它组织、机构和媒体的关系。 信息协调人:搜集、整理来自项目和外联的各类社团资料。 项目负责制有利于社团项目围绕社团目标开展,因为在制定项目计划时一定会考虑社团项目与社团目标的关系。这样,也使得社团目标不是流于形式。社团项目一般是长期性的,因此它有利于社团成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项目的实施。社团成员不断努力,改进项目的过程,也是社团成员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此外,项目负责制更容易激发项目成员的归属感和创造力。因为,项目制极大的增加了会员参与社团建设的程度,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1)、将理论生动化 “124”战略的很多理论都需要理解和接受,而将理论生动化具体化的传达给社团就能在社团传达给社员的时候有更快的效率,比如,在解释理事制的时候,“如果之前的社团相当于社联,在社团内部下设类似于学社联的活动部、办公室、宣传部、财务部等,那现在运行理事制之后的社团相当于学社联的一个部门,在社团内部下设类似于部门干事的理事们。”又比如,在解释项目化的时候,“如果社团是一块沃土,那项目化则是社团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落实到各个社员身上”。这样就可以让社团更加直接的理解。 (2)、带动社团成立项目组 社团要在活动进行时督促社员成立项目组,但社团对于项目化概念不太理解时,可以由学社联自己在社联建设管理时实行项目化,让部门干事们自己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与社团同步贯彻“项目化”战略方针。 (3)、监督社团切实做到特色化、精细化、目标化 社团的活动是真正做到了符合社团宗旨和特色还是只是为了应付材料而随意敷衍了事呢?社团的规划是随机想到哪做到哪还是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打算呢?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做好规划和预计,那社团的发展将会事倍功半,而社联则可以监督社团是否有坚持社团宗旨和社团特色,是否将社团管理步骤、目标、计划落实到具体的人,完善细节,健全制度,提炼精华;是否指定社团的长远规划目标,这对于社团自身的发展很有帮助,当社团自身发展了,提高了社团的影响 3 力,则也可以侧面帮助社团社员参与度的提高,提高社员的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4)、帮助社团实现社会化 社会化包括四个层面:商家赞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获冠名);与企业合作共赢(建基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下乡),它的目的就是提升社团的社会化水平。 社团有时只是一个独立的社团个体,而学社联是可以支持和统筹多家社团的,学社联可以联系多家性质类似的社团,做成品牌效应推广,不管是在商家赞助商,还是社会资源上都可以让社团拜托疲劳的单枪匹马战斗的状态,更快更效率的和社会接轨。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管理、建设的课余活动团体,这样的学生团体有着巨大的学习能量和创新的潜能,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活动质量不高,创新不足及保障条件不充分等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进行大量的探讨和实践,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化解学生社团现存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症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但由于学校管理层面和学生组织本身及认识层面上的种种主客观因素,高校的学生社团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是学校管理层的制度不完善。学生社团通常由学校团委管理和指导,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团委实际情况是人员少、经费不足,而每个高校的学生社团数量都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般情况下只能对社团进行方向性的指导。有的高校认为社团既然是自发性组织,只要不违反学校相关规定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干预,导致学生社团自生自灭、一盘散沙;而有些学校担心学生社团出事,则管理过严,抓得太紧,什么事情都不放手,导致学生社团积极性不高,工作缺乏自主性。二是社团自身管理不规范。由于学生社团人员的流动性大,社团干部对学生社团的章程、管理规则熟悉程度不高,往往造成内部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无序竞争。由此,学生社团容易形成“领头强则社团强,领头弱则社团散”的不良循环。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 首先,对学生社团骨干的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团干部的身份不明确,认为学生社团是自发性组织,则社团干部不属于学生干部系列,在各类评比方面都不享受学生干部的相应待遇。因此,挫伤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积极性,致使学生社团缺乏管理方面的人才。在指导教师的待遇上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社团指导老师的工作一般是义务性的,学校团委只能给予社团指导教师一张聘书,在教学课时及科研指导方面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相应政策。教师不关心或者不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社团活动质量和水平难以提升。 4 (三)创新内容不充足 组织活动是学生社团的主要行为方式。而能否承办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生存、发展和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关键因素。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活动 欠缺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表现为活动缺乏指导,前期无整体策划方案或方案不够系统、科学;活动执行中分工不明确,参与者组织纪律性不强,应对突发情况能力差;活动过后不及时总结,不重视宣传报道;部分社团发展后劲不足,停留在原来活动内容上低水平的重复;有特色、有创新的社团活动不多等等。 (四)保障条件不充分 在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相对于学生会、团组织来说是“民间”组织,因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直接导致学生社团活动在场地、设备和经费等方面受到限制。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会费、校团委的支持和部分社会赞助,而这些对大多数学生社团来说还是很紧张的。一些人数少的社团搞一次活动就会透支所有的会费,因此,因为经费问题而削减社团活动的次数和规模是学生社团干部经常面临的难题。此外,由于学生社团数量众多,大多数学生社团没有专属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开展一些活动还要支付场地租凭费、设备费等等,这些活动所需的保障条件有限制约着社团的发展。 二、项目化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项目化管理是从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中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国际上颇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可以简要概括为:以项目管理的思想将公司的所有工作进行立项与任务分解。我们将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创新原有的管理模式,使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焕发新的活力。 (一)学生社团以项目化形式申报社团活动,达成人 、财、物力等较佳的资源调配及监管效果学生社团以项目化形式申报社团活动一般每年举行一至两次。学生社团根据学校校园文化总体活动规划,对各自社团活动常规活动及特色活动进行申报。学校团委对所有提出的特色立项项目进行审核,社团负责人需要介绍本社团申报活动准备情况、活动流程、活动意义等内容,最后根据社团的宗旨、学校的导向和活动可行性等评估社团申报的活动确定是否立项。立项后的社团活动,学校团委给予一定的经费及相关政策支持。其他的社团常规活动经费原则上通过会费、社会赞助等方式自筹。以项目化申报对社团活动进行管理体现了几大优点:一是体现公平、公正性,学校主要依据活动的优劣、品位、特色进行统一考评立项,达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目的。二是有利于促进社团间良性竞争与合作,通过立项申报有利于促进社团间的竞争,也有利于引导不同社团之间合作申报立项活动。三是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监督和奖励。立项活动开展结束后可以根据项目实施汇报进行评奖、评优。四是有利于进行财力、场地、资源的管理及调配。通过立项申报,使学校能以有限的资源达成最佳的使用效果,保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课余生活需求,又不会导致活动的重复和资源的闲置。 (二)学生社团与社会各界进行项目合作或立项申报活动,为整合高校与社会资源打造了一条便捷通道与社会各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可以给高校学生社团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各社团充分挖掘社团丰富的社会资源,到社会上寻求与自身社团性质相应的社会团体成为社团的共建单位(或称为指导单位),进行项目的合作。爱心社会类社团如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可以和社区、街道办事处、血站、福利院等成为共建或指导单位,学术知识类的社团如文学社、读书协会等 5 可以寻求文学类报刊杂志社、新华书店等成为共建或指导单位等等,社团寻求到了相应的社会团体作为共建单位,能够从这些相关单位中获取专业资源,通过邀请其中的专业人士对社团进行指导和帮助,能够迅速提升社团的整体实力。同时,各社团也能借助共建单位的影响力大大提高社团的知名度,为社团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二是通过项目寻找的合作伙伴,为社团的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和活动支持。高校普遍存在学生社团经费和场地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的需求,造成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常受到制约。社团可以通过某些设计的活动方案项目和社会上的企业合作,给企业和公司一定的冠名权以获得企业相应的经费支持,以实现双方的互惠。社团应尽可能地策划一些双赢的项目和活动,以此吸纳社会资金用于社团的活动。三是通过媒体和有关组织参与全国或省市级的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或竞标,为社团活动寻找专项资金资助。一般来说,通过媒体或有关组织进行公开招投社会实践项目的活动,在资金资助方面是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的,而且这种项目的申报是项目化管理的完整过程,对学生社团的成长非常有利。比如由共青团中央举办的“箭牌”文明行动项目申报活动,在全国各高校学生社团掀起了参与的热潮,还有每年《南风窗》、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起的项目申报活动等等,都有大批学生社团积极申报参与,一些学生社团获得充足的经费支持和活动全程的指导。 (三)通过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方式运作,使一批社团骨快速成长学生社团组织使命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人、锻炼人,使社团成员获得学习、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学生社团通过项目化管理运作,能进一步促进骨干人才培养机制合理化。项目化管理的运作过程对于团队组建以及人员授权均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对于活动的全过程要求较高的前瞻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能有效地锻炼项目负责人的执行力和调控能力,而每位参与的社团骨干也能在此运作模式下获得参与感与归属感,并具有担任项目管理者的机会,从而拥有更多的成长感与成就感。学生社团在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过程中,能融合一些社会精英理念,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同时,大学生还能看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更好反省,重新定位自身,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推进高校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的模式创新的思考 在推进高校社团项目化管理的模式中,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给学生社团发展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也要看到,在推进项目化管理的过程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并思考。 其一,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高校应从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学生社团发展的地位,全面正确地认识项目化管理的内涵、特征、方法、功能以及其运用对学生社团发展和创新的意义和价值,积极进行观念更新、模式创新、举措更新,使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发挥。 其二,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精力投入。大多数得到师生认可的精品社团活动项目,都与指导老师的时间精力投入程度和创新水平等密切相关,反之,缺乏老师指导是活动成效低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对目前高校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一是可采取聘请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并有参与学生活动热情的退休教师来担任社团导师,二是可以聘请社会专业社团的导师,三是发动更多的专任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办法,并解决好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的问题。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举措,要从打好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入地激发包括教师、管理干部和其他教辅与服务岗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全 6 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其中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其三,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学校应尽量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用。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实现对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过程给予大力的支持。高校应尽快探索建立有利于项目化管理的评估体系、奖励机制、整合机制,通过抓规范提效率,树导向出效益。 其四,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高校应通过更多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社团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教育的效果来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回应了高校为此努力的目的。高校应通过更多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途径、通过灵活方式激活学生社团组织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进学生参与、组织、创新校园社团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文明、健康、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c32237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