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艺术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让文艺创作始终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步。要自觉站在时代高处,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用艺术形式把X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进乡村振兴、“守护好一江碧水”、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火热实践描绘好、记录好、展现好,传播X声音,讲好X故事,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X江湖交汇、文化厚重,“一湖两岸”串连起洞庭湖、长江、X楼、君山岛,这都是世界级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品牌。怎么样把X最好最美的地方呈现在580万X老百姓面前,呈现在X万X人面前,甚至呈现在全国、全世界面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净、透、绿、美、强”的要求,推进“一湖两岸”规划建设,打造中心城区最美岸线升级版,希望大家与市委、市政府同心相向,发挥聪明才智,多提好建议、多写好文章,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文艺之根在人民。文艺的源泉在人民,文艺的前途在人民。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只有植根于人民的沃土,才能创造出群众喜爱的作品。纵览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屈原到杜甫,从关汉卿到曹禺,从曹雪芹到鲁迅,凡能写出传世之作的文艺大师,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人民生活的真实体现、人民情感的真情吟唱、人民意愿的真切表达。文艺“X家军”的许多作家、艺术家,也是长期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创作了大量深受欢迎的优秀作品,像……就是取材湘西十八洞村的战贫脱贫故事,获得了我国戏剧文学最高奖。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孜孜不倦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甘做人民的“小学生”,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让作品多些泥土味,多些百姓情,更接地气,更有生气; 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首席评论员”,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评判标准,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实现作品价值与群众口碑相统一。我们各项工作包括文艺工作的检验标准之一,就是要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来评判,文学艺术作品如果曲高和寡,只是少数人的创作,只在少数人中传播,终归是不行的。身处这个火热的时代,文艺家必须拥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既写出精品力作,又善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文艺作品走进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水乳交融,才能让作品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文艺之美在品位。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情,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多年来,文艺“X家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如何从作品到精品、从著作到名著、从“高原”到“高峰”还需继续开拓前行,进一步在思想上提炼、艺术上凝炼、创作上锤炼,不断提升作品的品位内涵。要坚持求雅、求新、求真,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坚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坚持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生产更多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吸引力的精神产品,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 注重用脚步丈量大地,让思想贴近生活,自觉从一己悲欢中解脱出来,从文人雅士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不断创作更多有温度、有热度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11cd1e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