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 关于感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是小学语文中学的,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以前,每逢清明节前我也都为祖先和亲人扫墓、祭奠,以此寄托我的哀思。可真正了解到清明节的来源,却是在不久之前。 晋文公重耳在成为国君之前,在异国他乡漂泊很多年,经常食不果腹,生活极其潦倒。逃亡中,随从他的一个属下叫介子推,为了能让重耳吃上肉,偷跑到山上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 重耳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当了国君之后对功臣大加封赏,可他却唯独忘记了曾经割肉奉主的介子推。当一位官员提醒后,他恍然大悟,懊悔不已,立刻派人去请介子推,请了几次都没有请到。 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而介子推丝毫没有怨恨晋文公,反而背着他的母亲逃入附近的绵山。晋文公赶紧派士兵进山去找,可是找遍了整座山也没有找到他们母子俩。有人出主意可以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把山的三面点着火,留下一面不点火,这样等火烧起来,介子推就会从没有着火的一面主动跑下来,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出来,等到火熄灭后,大家上山去找,才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介子推宁可烧死,也不肯接受国君的封赏。 晋文公便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下令全国在每年这一天不得生火,只能吃冰冷食物。一年后晋文公到山上祭奠介子推,发现烧焦的柳树复活,发出了新枝,晋文公称它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叫做 “清明节”,以此永远纪念曾为他割肉而食的介子推,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清明节”。 清明节原本就是我国的感恩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是一种精神。 清明时节,教我做人,清洁、清廉、清静,无非一个清白;明事、明礼、明法,无非一个明白。来到这世间,你安身立命,拥有自己的角色,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清爽做人,清白做事,清白明白之人,自有清风拂面涤心,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2e605f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5.html